(雪邦5日讯)人力资源部长沈志强指出,政府近年推出的“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NETR)和“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NIMP2030)预计从现在至2050年将为我国带来约2兆令吉的投资机会,为中马企业间的合作创造更多空间。
他说,中马关系不仅在建交50年间取得显著成果,更可追溯至千年之前的历史交往。
他表示,此前陪同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到中国进行官访,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安华形容中国与马来西亚是“老朋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更是形容我国不只是“好邻居”、“好伙伴”,更是“好朋友”。
他还提到,早在1503年,中国与马六甲之间已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甚至帮助马六甲修建了城墙,他认为,这可以被视为古代“一带一路”合作的雏形。
“2024年是中马建交50周年,两国关系却早已超越了半个世纪的官方外交历史。”
此次安华访华行程紧凑但成果丰硕,他强调,在数字化与绿色经济浪潮下,中马两国合作潜力巨大,并举例,通过推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以及加强清洁能源、绿色金融等领域的投资,两国能够进一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沈志强是在今午在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出席2024年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报告发布会暨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论坛,为其致开幕辞时,如是指出。
该报告由东南亚社科研究中心组织的专业学者专家团队共同完成,著重于研究和分析在马营运的中资企业,在创造高质量生产与服务、职业前景辽阔的就业机会、人才发展、知识与技术转移、履行社会责任、环境保护、企业治理、可持续发展、绿色倡议等重大长期发展议程上,如何协助马来西亚实现高质量、兼具包容与永续发展的经济转型愿景。
调研结果显示,70%中国企业聘雇大马应届毕业生,51%中国企业聘雇完成技能提升或再培训项目的大马毕业生,预计到2030年参与中资企业占比将提高至89%及79%。
另外,中国企业也计划在2024年至2030年间加大力度培训本地合作伙伴、承包商和供应商,提升本地供应链的质量。
东南亚社科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兼马来亚大学学者王雪莉博士指出,中国制造业者包括电子电机、汽车、交通设备等通过先进技术和创新、扶持中小企业和优化本地供应链及强化出口竞争力,协助马来西亚实现产业价值链升级,打造本区域先进制造枢纽。
“中资建筑企业携手发展高质量基建设施,包括新能源与绿色产业及包括科技、电子商务在内的数字经济活动,协助马来西亚实现高成长与永续发展的经济转型。”
东南亚社科研究中心总裁梁志华表示,中资企业在人力资源发展方面发挥很大作用,并做出显著贡献。整体上中资企业雇佣本地高技能员工占比在2024年超过56%,预计2030年将超过62%;本地中等技能员工在2024年超过70%,预计2030年将达74%。
出席者包括人力资源部长沈志强、中国驻马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孙淑强公参、大马投资发展局外资投资处主任林玟妤、大马中资企业总商会总会长兼中国交通建设(马来西亚)有限公司总经理倪庆久、马中友好协会会大拿督马吉德、大马中华总商会总会长拿督吴逸平、大马制造商联合会总会长丹斯里拿督苏添来、en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校长王瑞芳、大马旅游促选局副总监李泰康、大马中国总商会总长卢国祥、大马中国商务理事会代执行董事拿督郑源炳等。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