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1日讯)华社建立的文史馆近年来在我国各地逐渐开花,不仅展现华团自身的活动轨迹,也间接记载华社在从构建大马再到现今繁荣的努力及贡献,而现今科技也助力将华社文史资料成为我国历史的一部份。
林连玉基金副主席廖文辉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表示,华团文史馆近年来的兴起,除了华团藉著我国经济逐年飞腾而拥有财力设馆外,也是为了记录华社与各族一同构建大马的努力及贡献。
“文史馆在近20年开始兴起,当时大马的整个社会经济的起步,社团也开始拥有财力,在加上对文史意识的热衷,大家开始觉得要保留自己族群的文化历史,尤其在面临一些外来的挑战,像是华人是(大马)外来者的言论等等,很多人就有危机意识,并透过此方式让其他人知道华人也是大马的开国功臣,也是建国的子民。”
不过廖文辉认为,虽然各华团对文献保存意识兴起,但我国目前没有统一的机构在负责收集华人社会的文献,即使是拥有文献保存服务的华社研究中心,文献收集的工作也正在起步中。
“各别的单位也有各别的收集,就比如拥有百年历史的学校就有校史馆,一些社团也会成立他们文史馆,除了收集跟自己相关的资料,比较大的联合会馆也会记载华人相关的资料,还有地方上成立的博物馆,主要还是收集自己所在地的资料为主。”
他指出,许多在国外学习有关文献保存的人士决定归国,成为华社社团成立文史馆的助力。
“一些学校会找校友协助,他们基本有著大学本科专业毕业,有比较标准的文献处理方式,而国内也有许多专业人士,很多出国读了相关科系毕业回国,像是考古专家、文献修复专家、历史专业人士等,但要如同国外般高深的水平,还是有努力的空间。”
成立文史馆除了人才外,时间与资金也是重要的因素,他透露,2013年立馆的林连玉纪念馆,当时便需要耗费近700万令吉。
“林连玉纪念馆从买楼、装修到开幕,大概用了好几年的时间,当年便已耗资近700万令吉,虽有政府相关单位能够申请相关款项,但申请程序不易且补助金额不多,只能靠华社热心人士筹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