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大马国庆日,身在海外的大马游子向马来西亚献上最真挚的祝福。
《东方日报》配合今年国庆主题“大马一家,坚定同在”,越洋访问了6名身处在世界各处的大马游子,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思乡情怀。
他们因为不同的原因离开了故乡,有的人出国深造、工作、甚至远嫁他乡结婚生子。他们虽然身在海外,但是心与大马同在。
除了最想念大马的家人,所有的海外游子无一不例外都提到自己最想念的就是马来西亚道地食物;大马美食可说是笼络人心。
他们都提到,大马人在海外生活有著语言和文化优势,掌握多种语言的大马人容易找到工作,同时因为在大马的成长背景,更能够包容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他们希望,欢庆65周年的马来西亚能够国泰民安,在各个领域上都能更加进步,人民更加的幸福。
罗维坚(中国马来西亚商会主席)
从事大马食品进口业的罗维坚与家人已经定居在中国北京26年。
他说,1996年初到北京时,当地大马人并不多,因此无论种族关系很好,而且特别团结,努力保留著马来西亚的传统。
“每逢大马的佳节,比如开斋节、国庆日、端午节、中秋节,大家都会聚在一起举办一些活动。”
“虽然远离他乡,但是都一直保留著大马的生活习惯。”
他说,大马人比较习惯接受其他风俗习惯,并举例虽然大马华裔与北京人虽然都是汉族,但是生活习惯完全不同,不过大马人适应能力好,容易融入当地人的圈子。
今年55岁来自彭亨劳勿的罗维坚,希望未来可以回到马来西亚退休,回到以前习惯的生活方式。
他也希望,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尽快过去,让我国的经济回到疫情前的状态,甚至更好。
温越渊(英国剑桥大学攻读生物化学系博士)
来自柔佛新山的温越渊(28岁),4年前获得国家元首奖学金,随后到英国剑桥大学攻读生物化学系博士学位。
刚刚完成博士论文和口试的温越渊表示,自己是国家奖学金的持有者,所以在今年底毕业后,将会回国为国家服务发展。
他说,在英国求学时认识很多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朋友,朋友们都讶异于他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身在马来西亚,就好像活在一个缩小版的世界。”
他指出,自己甚至比一些其他国家的穆斯林朋友更了解伊斯兰文化,同时也可以与印度人交流印度文化,以及与中国朋友探讨祖先下南洋后形成的独特马新华裔文化特色。
“马来西亚带给我们很大的优势,文化上很容易跟别人融合,我们也很容易掌握不同的语言,这是我们让很多人非常赞叹的地方。”
他提到,虽然在英国可以找到世界各地的美食,但是马来西亚比较有特色的美食不多;大马印度和华人的食物有自己的风味,是其他国家很难模仿的。
除了对大马美食的想念,身在英国的他认为,马来西亚最好的是四季如夏的天气。
他希望,大马未来能创造更加多的就业机会,让年轻人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减少人才流失,让更多人才钟爱我们的祖国,回来马来西亚发展。
杨贤金(纽西兰,烘培师)
来自吉隆坡的杨贤金,4年前为爱远赴纽西兰,与同样来自马来西亚的丈夫结婚,在纽西兰奥克兰共筑自己的小家庭。
她谈起自己在纽西兰的创业过程,目前育有1岁的女儿的她,现在从事居家烘焙,为社区内的三家店供应蛋糕。
她说,一开始只是为了女儿做一个生日蛋糕,但是过后在机缘巧合下促成了创业的过程。
“虽然大马人熟知日式轻乳酪蛋糕和斑兰戚风蛋糕,但是很少纽西兰人吃过,因此是一个优势。”
38岁的她说,相较纽西兰平静的生活,大马的夜生活比较多姿多彩,到了晚上仍然有很多美食和娱乐。
“我们没有放弃马来西亚国籍,我们其实最爱马来西亚。”
叶清丽(英国,设计师)
46岁的叶清丽来自吉隆坡,两年前被外派到英国的总公司任职。
她认同海外大马人的语言优势,因为每当外国同事知道她是大马人时,都会投以很羡慕的眼神,因为大马人会说很多不同的语言。
叶清丽也育有一名10岁的儿子云镇滐,他们一起受访时娓娓道来大马的美食,比如椰浆饭、酿豆腐等等。
除了大马的美食,她也想念大马的不同佳节和氛围,以及一年下来很多的公共假期。
她希望,大马的经济可以变得更好,因为她发现我国通货膨胀和生活水平高,但是薪金处于停滞的状态。
她鼓励国人以正面的态度来面对一切,因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邱继明(美国电子机械技术总监)
在美国任职电子机械技术总监的邱继明,在25年前往美国深造后,就留在当地成家立业。
身在国外的他,除了在大马的家人,永远不会忘记的就是有著家乡风味的槟城美食。
“在美国一盘炒果条,一盘福建面都要12美金,味道又不道地。”
今年45岁的邱继明表示,自己还是会留在美国,因为就有比较多工作发展机会,同时孩子的升学机会也更广。
他说,由于从小在多元种族的环境下长大,大马人到国外比较能够谅解其他种族的文化。
“很多在地美国人不曾出国,反而有点像井底之蛙,并不能理解外国人的思想和文化。”
已经习惯在美国的生活的邱继明表示,如果大马政治更稳定,思维上有所进步,未来不排除未来会回到大马退休。
邱继辉(国立台湾大学教授)
57岁的邱继辉是国立台湾大学教授,也是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已经在台北定居26年。
他表示,由于自己从事科学研究,但在大马没有特别好的出路。
“如果马来西亚需要发展,需要海外马来西亚人,我想大家会很愿意可以提供帮助和力量。”
他说,自己会选择继续留在国外安稳地生活,因为马来西亚虽然是故乡,但是这么多年过去,早已经物是人非。
不过,他提到,自己仍然会定期回马探亲,品尝大马美食,尤其是槟城食物。
“虽然台湾有越来越多大马的餐厅,还是大马的比较便宜和道地。”
他认为,大马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希望大马可以朝正确的方向前进,让人民可以看到未来。
“或许某一天,可以值得在海外的马来西亚人回来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