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日讯)尽管教育部的官方文件显示,教育部未曾批准过启智华小建新楼;而启智华小董事顾问拿督斯里姚长禄则指出,教育局曾在2009年没有阻止(tiada halang)校方购买这片土地,而地主表明卖给校方作为学校用途后,再顺利获得市政局的批准。
姚长禄也是启智小学的校友。他指出,启智华小新楼的根源是因原校地曾切割一大片校地给旧古仔路(Kuchai Lama)学校,从而使到启智的校地只有1.03英亩,而学生人数又增加,导致他们必须要扩建。
他说,当学校要扩建时,他们曾写信给教育部,但却没有下文,因此启智董事部决定筹钱购买,边做边申请,而教育部在2009年时曾表示没有阻止他们购买这片地。
他提到,他们在2009年筹款建新校舍就是希望尽快建好新校舍,因此筹得差不多达标时,就已同时向吉隆坡市政局及教育局申请。
姚长禄今日在启智华小召开的记者会上直言,他昨日睡得不好,也想不明白为何启智华小新楼风波为何会闹成这样。
他指出,在建设的过程中,教育局的确在2012年曾来函给董事部,并以教育法令来表明,没有教育局的同意下,禁止他们在政府的地施工,但建筑事宜属于市政局权限,也是为了学生的利益,因此继续动工,在这方面,若有错的话,是技术没有先取得教育局的准证。
他承认,董事部当时的压力很大,但等了10年也不想再等,决定一边建、一边谈、一边申请,这就是如同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马汉顺所言,没取得准证就建校舍的由来。
姚长禄提到,这或许有程序与技术上的错误,但他相信,很多华教工作者知道当中的心酸,他们并没有隐议程。
“当官者不应该在不知道前因后果的情况下,根据手上的资料就做出指责,这叫从事教育工作者情以何堪?”
他指出,在建新校舍的过程中,他们做错也愿意做出道歉,但事到如今并非跟董事部说哪些细节做错,而是谈主权的问题。
他说,启智董事部与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马汉顺有过好几轮的交流,同时也安排了教育部的一些官员来洽谈,并曾经暂缓一年,他对此也感谢马汉顺的协助,但董事部提出的3个方案,教育部还没有回应,而教育部却没有给予回应,反而先收到教育部的信函。
教育局在今年2月21日发出指示,要校长在新学年开始前必须搬出新楼到旧楼上课,导致原有的全日制,必须改为上下午班上课,所给的理由是,董事部没有移交(校地)产权。
启智华小董家协一致认同提出的3项解决方案,分别是第一、迫使迁校;第二、由政府收购争议的校地,再全额退款给捐款者,以及第三、将校地主权移交给新成立的华小基金会,再将校地出租给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