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马哈迪担任大马第4任首相时期,曾以强硬作风对抗西方强权,塑造“第三世界发言人”的形象;时隔20年,年届93岁的敦马强势归来,熟悉的外交作风也随之回来,这次马来西亚还能再发“虎啸”吗?
希盟主政半年以来,马哈迪喊出重启向东学习、矛头对准多项前朝政府与中企签约的大项目,并在多个事项触动新加坡敏感神经线,早前有暂缓隆新高铁计划、重提弯桥计划,接下来还有重新谈判马新水供计划等等。
马新的关系近期更因大马政府政府要逐步收回1974年起被新加坡控制的柔佛州南部领空控制权及新加坡抗议大马船只侵犯领海的争端,使到双边关系再添波折。
尽管希盟政府对外关系的课题处理上受到质疑,但在专研国际关系的学者及时评人看来,从国会下议院通过首相马哈迪928在联合国大会发布的大马外交政策基本框架,说明了新政府的外交方向延续了马哈迪首次当首相时所采取的外交政策。
时评人刘惟诚提到,我国外交政策很明显是马哈迪第一次任相时的延续,主因是新政府中熟悉外交操作的领袖不多,导致所拟定外交政策方面有科技和知识层面的局限,因此希盟政府主政下的大马对外政策才会按著马哈迪的意思来跑。
“当然,这也是马哈迪希望透过他所熟悉的方法,重新让大马重拾过去由他主政时的国际地位和区域影响力;因为对他(马哈迪)而言,大马的名声和地位和影响力,已被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的一马公司(1MDB)丑闻败光,所以可以看到马哈迪现时极为积极出访。”
他称,尽管大马的多元环境可能吸引到外资,但若谈到设厂的话,就要考虑许多现实问题,项中资及新加坡关联的项目,但对大马与两国之间的影响有限,因中国及新加坡都很清楚,马哈迪只是过度首相,因此当下的外交政策,未必代表大马固定的外交政策。
中国新国“等”安华任相
以刘惟诚的看法,中国和新加坡很清楚,在外交上,被视为候任首相人选的公正党主席拿督斯里安华有本身的想法,未必会按马哈迪早前所拟定的步伐走下去,这也就解释了为何马中及马新关系,并未因为这些事情而恶化。
“中国默许和体谅大马处境,而新加坡也对一些项目的谈判持著开放态度,也愿意与马方会谈;显然,两国都不愿意把话说满,而且都愿意让事情‘拖一拖’,说明中、新都在维持观望的态度,他们的立场很简单,一切有待安华出任首相后再来定夺。”
他补充,马哈迪在腰斩中资、新加坡项目的目的也非常明显,一是要根除纳吉时代的政治遗产,因马哈迪本来都不同意这些项目,并认为马方向中国、新加坡方面妥协太多,再加上中方又没有意愿要技术转移。
而大马研究学者兼Pahlawan志愿者创始人冯久玲则认为,大家现在不用先去担心中国会不会不高兴、新加坡会不会不高兴,因马来西亚的当务之急是要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
“现在的问题不是马哈迪是不是有得罪中国或是又得罪了哪些国家?而是你的国家有什么可以给人家?若你的国家有对方迫切需要的必需品,比如:优质石油等。”
她认为,国际外交考验国家的综合实力,因此马来西亚当下最大的问题是竞争力问题,而不是马哈迪的言论是否得罪了哪些国家。
抗衡东盟国 不能只向东学习
二度拜相的敦马哈迪在希盟入主布城满月之际,就飞往日本东京展开第一个工作访问,同时表态重启“向东学习”;而研究学者及时评人认为,大马当前要学习的国家不仅是日本,还包括崛起的中国及周边不断进步的东盟国。
大马学者兼Pahlawan志愿者创始人冯久玲直言,大马这20年来几乎都是在“吃老本”,因此要学习的国家除了日本之外,还包括周边国家,比如:泰国、印尼及正在崛起的中国。
冯久玲点出,无论哪个阵线执政,首先要了解像马来西亚这样的国家,究竟有哪些独特的价值可以吸引外资来马,而大马又想要从中学习到什么技能,而不是单想讨好他人就可以招商引资。
她称,尽管大马的多元环境可能吸引到外资,但若谈到设厂的话,就要考虑许多现实问题。
她提到,大马在高端制造业缺乏专业技术员工,因此原已在大马及新加坡设厂的英国制造商戴森(Dyson)才选择了新加坡作为首座电动车制造厂落脚地点;而在农业及种植业方面又缺乏基层劳工,因此才需要引进那么多外劳。
产业多年没升级
在冯久玲看来,大马如今面对的困境并非新政府对外关系不佳导致产品滞销,而是国家已逐渐失去竞争力,一方面是过去那么多年都没有把产业升级,另一方面是周边国家,尤其是泰国、印尼及越南已经迎头赶上。
她以大马棕油滞销作为例子表示,她在今年8月于首相敦马哈迪访华时,曾与中企谈及油棕课题,对方表示印尼的油棕有价格上的优势而且素质有所提升。
而钻研政治现象和国际关系的时评人刘惟诚则提到,马哈迪过去对后两任首相,即敦阿都拉和纳吉开始倾向中国的立场不是太满意,而对马哈迪而言,他首次拜相时推出的“向东学习”,而日本对我国要推进成为工业国、迈向高收入国是有所助益的。
中美贸易战 无需选边站
据时评人的观察,希盟政府上台后致力摆脱依赖中资,也尝试与美方保持距离,以实现大国平衡,在这样的外交调整下,刚巧碰上了中美贸易战,使到大马无需选边站,在短期而言,这场大国之间的贸易战对我国的影响有限。
钻研政治现象和国际关系时评人刘惟诚称,没有人知道这场贸易战会打多久,目前还属于观望阶段,大马和东盟确实还需做出一些避险措施,比如:减持美、中债券,开辟并多元化出口,使之减少依赖中美两国。
据刘惟城的分析,东盟各国受损情况大不相同,依赖出口贸易的新加坡虽然没有受到直接的冲击,但间接的冲击却较其他东盟成员国来得大,而泰国和越南却有机会在中美贸易战中,吸纳更多原本在新加坡、中国或美国设厂,打算规避贸易战影响的投资,反而有机会从中受惠。
他提到,这场贸易战开打后,如今仍未看到东盟有什么具体的规划和对策,但在早前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东盟峰会中,东盟各国领导人都表达了对贸易战的重视,但因为主流想法是东盟整体在这场战争中,有可能会从中受惠,不过现时都在采取著观望态度,未有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