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6日讯)亚洲金融危机虽过了20年,但前首相敦马哈迪依然非常痛恨外汇交易员,直言不应将外汇交易当成商品来看待。
他在接受《彭博社》访问时说:“我认为,外汇交易不应被当作是业务……将货币当成商品毫无意义意义,刻意贬低价,令贫穷国家出现更多穷人。”
马哈迪形容外汇交易员是“不道德”行业中的“奸商”,他在大马面对金融危机时,断然拒绝了国际货币组织的援助,对国际投资者实施资本管制。
随著1990年代开始金融自由化,导致国际投机资本大量涌入东南亚,房地产及证券市场的投机热潮导致经济泡沫化,最终酿成从泰国开始并波及到整个东南亚地区的亚洲金融危机。
在解决亚洲金融危机课题上,国际货币基金会及世界银行当时向相关国家提出有条件借贷的建议,以“华盛顿共识”提出的改革措施作为紧急贷款条件。
“华盛顿共识”是由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约翰威廉逊在1990年提出,概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财政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在指导拉美、东欧、东南亚等国处理金融危机及经济改革时,向各国政府推荐甚至强迫推行的一整套经济政策。
面对大马经济严重受挫,马哈迪采取对货币及令吉进行管制的政策,受到经济专家的批评,认为这将导致外资却步,大马将进入经济衰退期。
然而,马哈迪的政策却快速见效,令大马很快走出金融风暴的阴影,在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就恢复到接近危机前的水平。
马哈迪的管制措施先是得到诺贝尔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的认同,而随著时间的推移,国际货币基金会和世界银行也对其政策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