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5日讯) 马华在欢庆成立68周年党庆庆典时,整理出该党对华文教育发展的风雨路,包括一直背负的历史大包袱华文不列为官方语言的缘由。
马华总秘书黄家泉在党庆致词时直言,华社归罪马华公会当年没有争取华文列为国家的官方语文,导致华文教育发展困难重重,但华社在“挖历史,找罪人”之际却没有看清局势,没有看到华文列为官方语文合法性的困难。
“马华被人骂‘卖华’实在是非常不应该;事实上,很多恶骂马华的人,他们在华文教育是根本没有作出任何贡献的。”
他称,在当时“冷战”大动荡年代,华教被卷入共产社会主义及民主资本主义对立的“冷战”大漩涡,而东南亚也有反共政治的气候,新加坡政府当时也宣布的不承认以华语文为主的南洋大学文凭。
他说,在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10月1日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华教更变成一个更敏感的课题,对反共的西方国家来说,华文是散播共产党思想的媒介语,打压华文教育的发展也就是阻止共产党思想影响的一个重要的战略。
他补充,我国华社的噩梦是在1989年才算有一个了断,因当年中国在当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邓小平带动下改革开放,而由陈平领导的马共与大马政府在1989年12月2日在泰国合艾签署和平协议。
黄家泉也引述马华首任教育部副部长朱运兴曾以文言文发表的一段话来表示,马华当时并非不力争华文成为官方语言,而是建国工作千头万绪、缓急有别,最迫切的问题是争取华人普遍成为公民,导致不得不在其他方面暂时稍让步。
他说,他特别联络过去曾代表马华担任过副教育部长的领袖,以聆听历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心声来让大家了解在整个困难的大环境下,马华如何保护华文教育的发展。
黄家泉也以1959年大选与1995年2届大选的比较来表示,在华教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讯息就是政治是重要的力量。
他说,在1959年全国大选中,国阵的成绩差强人意,巫统及马华都面对重创,这也使到巫统党内的鹰派领袖?头,使到巫统领袖开始对华文教育采取强硬态度,使到《拉曼达立报告书》出炉,并通过了具有争议性的教育法令21(2)的条文。
相反的,在1995年大选获胜后,马华新一代领袖终于在35年后才能把21(2)条文纠正过来;接下来的 1999年和2004的大选,国阵及马华获得华社支持,共争取批准了89间新华小及微型华小的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