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18日讯)轮胎并非食品,并非举例生产日期越近越“新鲜”!
马来西亚轮胎复新暨代理同业公会联合会会长吴金春指出,轮胎是以多种化学物品组合制成,因此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让这些化学物品释放及稳定后,才是安装使用的最佳时候,届时其耐磨度除了是最佳外,也可使用更久及更长的哩数。
“车主一直认为刚出厂的新轮胎才是最好的,所以在更换轮胎时,都向代理商指明一定要刚出炉的轮胎,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车主,对轮胎的构造无深一层的认识,这让轮胎业者必须费很大的唇舌及耐心向车主解说。”
他说,近年来,车主针对新轮胎的保用期,存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对轮胎业者造成困扰,因此联合会已接洽了轮胎制造商公会及轮胎进口公会,将于近期内召开一个交流会,针对这项课题进行讨论,随后再公布一个明确的轮胎使用指南,以给予车主一个真实的讯息。
吴金春周日出席该会庆祝成立第41周年联欢晚宴时,在致词中发表上述谈话。出席者包括联合会执行顾问陈贤通、霹雳轮胎同业公会前任会长陈锡川、义务法律顾问张国耀、顾问陈金榜、署理会长王新荣、总务蔡远芳、副会长蔡国胜、财政雷远峰、GBS Worldwide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员郑明记、市场经理卢冠玮。
消费者一知半解
霹雳轮胎同业公会会长陈孙卫也表示,新生产的轮胎其实需要囤积8至12个月,才进入稳定期,但很多消费者却对此一知半解,一味追求“新鲜”的轮胎,改变了轮胎业的正常操作。
他表示,市面上多数的物品,都须附有保鲜期,这让车主联想到轮胎也该有保鲜期,惟轮胎并不是食品,所以不是越新鲜就越好,换言之,一条新轮胎离生产期越近,其寿命就越短。
“一知半解的消费者一直追求最‘新鲜’的轮胎,此现象改变了轮胎行业当初的正常操作,原本存货应是先进先出,现在为了顾客的要求而需改变为后进先出,造成先进的货就越存越久。”
他直言,最要不得的是某些同业为了取悦顾客,不惜“出卖”同行,如称同行出售囤积一年的轮胎为旧货,进而挑起顾客对其他同业的不满,此卑鄙的行为实在要不得。
他也呼吁同业应同舟共济,将此正确的讯息传达至市场,让顾客了解及纠正错误,让轮胎业者的操作重回正轨。
民众勿陷入迷思
霹雳轮胎同业公会总务蔡远芳指出,不少从外国进口的轮胎,从出产至运抵我国时,就要耗时2至6个月,因此顾客购买业者囤积8至12个月的轮胎,其实也只是相差数个月。
他接受《东方日报》电访时说,虽然本地也有汽车轮胎生产商,但轮胎业者也很难订购到“新鲜出炉”的轮胎,因此希望民众不要陷入更换轮胎,就必须要选择距离出产日期最近的迷思。
询及许多民众会根据轮胎的出产日期,判断轮胎的寿命时,他解释,民众应以轮胎上的花纹深度或已行驶的总哩数,判断是否到了更换轮胎的时刻,绝非以其出产的日期作为标准。
需视品牌而定
他说,其实轮胎一般在行驶2万公里后,花纹就会开始消退,若有经常进行定位调整,及使用调换轮胎位置的方式,则可能还可以行驶至4万公里,但为了安全著想,业者都会建议行驶2万公里后就更换轮胎。
“但若是安装出产不到8至12个月的‘新鲜’轮胎,相信基于其稳定性不佳,使用寿命可能就无法支撑至行驶2万公里。”
蔡远芳也表示,轮胎最理想的囤积期为1至3年,过后会开始出现硬化而影响品质,但一切仍需视轮胎的品牌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