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影11日讯)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研究员吴玮岷指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在革命事业期间,除了向东南亚(南洋)华侨筹募军事资金、救济金等以外,在革命期间也以拉拢东南亚富商成立及加入同盟会,以帮助革命工作,但拉拢工作不甚理想。
他表示,孙中山1900年7月9日初到新加坡,对该国有了初步认识以后便在当地推动革命思想,并在1906年4月6日成立同盟会分会。
他说,很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当时同盟会的成员绝大多数都是富有或颇有身家的商人,如陈楚楠、张永福、林义顺皆是丰衣足食的商人家庭,至于社会底下阶层如工人、店员、小贩等皆没被邀入会。
“这显示了孙中山初始是著重于争取富有商人参加革命的态度。如能拉拢他们加入革命阵营,不仅能为革命运动提供丰厚的财力支援,更能为革命党人抵御清廷或维新派攻击的挡箭牌。”
他在出席孙中山与南洋华人国际华人学术研讨会上表示,自新加坡同盟会分会成立以后,孙中山也积极在马来亚成立同盟会分会,他到了森美兰芙蓉、吉隆坡、霹雳怡保集中居住在锡矿的富商宣扬革命理念,盼他们能在财力上支援军事起义。
“惟孙中山所得到的反应却是不一样的,社会富有阶级,并没有获得太大的回响。他在获取大亨支持方面,是一无所获甚至受到安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