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2日讯)关丹蕴藏丰富铝土矿引来疯狂开采,监管漏洞、执法不力、贪污滋生,这种失控导致了以环境污染为代价换取钞票的惨痛。为了整治破坏,内阁祭出3个月开采禁令,然而,专家认为,开采造成的土地破坏,难以复原。
铝土矿开采被形容为“泥土换黄金”,不过“黄金”却换不了最初的沃土。
水资源专家兼大马工艺大学教授马克达莫哈末认为,铝土矿开采区的土地遭破坏,即使重新种植来修复土壤,但那些地区的土地仍然会有洞孔,土壤吸水力不佳。
他说,开采造成的重金属和悬浮物可以被冲刷走,但如果现有铝土矿区和废弃的铝土矿区,没有植被覆盖或重新植被,悬浮物含量始终会很高,土地的污染会一直存在。
环境专家陈嘉庆同样认为,开采后的土地破坏难以复原,即便用上10年、20年时间来治理污染,都很难恢复原有生态。
“将油棕种植地或土地卖掉的居民,会大受影响。你要花多少时间种植、多少钱去买有机土壤,而铲掉的植被怎样种回去?”
陈嘉庆解释,经过开采的铝土矿区,其土地已经失去了养分,现在开挖的矿区无法看到植物生长,铝土矿留下的红泥地无法种植,且在很长一段时期都长不出植物。要想恢复种植,就要放置大量有机肥料,那又是一大笔开销。
开采不善后陋习
陈嘉庆称,根据采矿环境评估,业者在采矿后需要修复造破坏的生态环境,而非开采完后就不负责任一走了之。
他说,然而,大马从英殖民时期的采锡热潮时,就有开采不善后的陋习。
在主要的铝土矿开采地:武吉莪垦殖区、武吉莪土地发展、哥打斯里阿末沙、米昔拉,当地许多原为油棕园的土地,在居民大量出售给开采者情形下,如今光秃秃红色一片,寸草不生。
天然资源及环境部长拿督旺朱乃迪曾披露,关丹合法及非法开采铝土矿的土地已多达1200公顷,而且业者在完成开采活动后,并没有在当地展开土地修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