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9日讯)大同韩新传播学院副院长黄国富认为,传统媒体不应放弃自身的优势,而纷纷朝向新媒体发展,反而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他说,纸媒产生焦虑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纸媒认为中高年龄阶层才是主要的读者群,但事实上,一些年轻人并不会排斥传统媒体。
“现在的纸媒明显有过度焦虑的现象,主要是担心中高年龄层读者陆续老去,报业的未来堪忧。但其实还是有年轻人不排斥纸媒,只是纸媒应该要尝试开创和革新新模式。”
他表示,纸媒在拥抱新科技的同时,应该要吸取新科技的某些特性而创造出新的呈现方式,而不是一窝蜂的抄袭国外“成功”的例子。
他说,纸媒尝试使用新科技,而企图放弃传统媒体的优势和原来的立基点,但依循他人的方式,却未必会符合本地的状况,就会处于“不上不下”的状况中。
“各个媒体对新科技都有不同的见解,国外的方式却未必会符合本土状况,依样葫芦所做出来的新媒体真的能吸引年轻人吗?我认为是未必。”
“应该要技术性处理报导、文章和内容,叙事手法要符合本土状况,如台湾那种偏向黄、色、煽的内容,在我国就不适合。”
他称,“内容为王”还是最站得住脚的观点,纸媒应该要积极巩固自身的优势并结合新模式,包括书写方式、呈现方式以及整体的内容。
他补充,新模式并不是指进行改版或是限制字数以缩短文章,主要应该著重在内容。
“我们巩固本来的优势,并不是要沿用过去的方式处理新闻,而是在面对一群新读者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告诉他们传统媒体的优点为何。”
巩固自身优势
他续称,即使是网路媒体,长篇的文章未必会没有人阅读,所以纸媒只要巩固自身的优势,即报导内容的深度和方式,就不必担心被淘汰。
他认为,虽然在网路世代,年轻人会被网路媒体所吸引,却不会排斥传统媒体,只是他们对传统媒体的想象过于贫乏,才会导致他们不会特意阅读纸媒。
“他们对传统媒体的固有印象,就是报纸很脏、需要花钱购买等,若是寻找到新的模式,纸媒未必会消失,而只是换一个方法被人家所接受。”
他今天在主讲“华文报业两百年国际研讨会”后,对记者如是说。出席者包括林连玉基金执行长姚丽芳、隆雪华堂执行长陈亚才、社经委员会主席李英维、陈嘉庚文化中心副主席锺启章、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侨务组组长林渭德、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助理教授曾维龙、 《当今大马》中文版主编李永杰、台湾政大新闻系教授刘昌德博士、香港突破机构事工发展总监梁柏坚、大同韩新传播学院院长林景汉、教务长吴杰华、文史工作者刘崇汉、马大中文系教授郑庭河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