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9日讯)世新大学舍我纪念馆助理研究员萧旭智认为,网路和社交媒体让社会运动进入了一个新模式,即使没有到现场,也可以参与社会运动,并让讯息持续发酵。
他指出,网路和社交媒体的出现,令没有固定意义的讯息持续流动,进而使社会运动的模式转变,形成全民参与的状态。
基本上每个社会运动,都会有自己的“退场机制”,但他认为,网路参与者的热情和在网路上所引起的效应,却让社运进入“无法收拾”的状态。
“以台湾为例,社运的阵线不会拉得太长,是因为有‘退场机制’为学运做一个结束。但社交媒体和网路催化情绪,反而让社运进入进退两难的状况。”
他以台湾318太阳花学运为例,其实在“攻陷”立法院之后,就可以启动“退场机制”,但此事在网路上持续发酵,反而让更多人不断从全国各地集结,让事件一发不可收拾。
他说,在该学运中,除了可以自由进出现场的人士之外,包括现场参与者和网民都是透过网路媒体了解具体状况,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街头的事(示威)原本都是靠口耳相传来传递讯息,但在318学运中,大家都不需要交谈,而是在使用相同的工具把讯息传送出去,反而是坐在荧幕前的人更了解整体的状况。”
他今日在隆雪华堂出席“华文报业两百年国际研讨会”主讲“社会运动与媒体”论坛时,如是说。
他说,在网路和社交媒体发达后,台湾的社运学者基本认为台湾已经进入了行动主义的年代,因为依靠这些媒介,社运分子可以快速的集结和解散。
“行动主义就是先做了在说,如快闪活动,或是在2014年3月30日太阳花学运期间,30万身穿黑色衣服的群众齐走上街头,又在约9点时全部消失。这是网路时代才会有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