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份"大爆冷"的美国8月非农就业报告,如同一股强劲的寒流,骤然冲击了热情高涨的金融市场。这份报告不仅揭示了美国实体经济正在浮现的深刻裂痕,更将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在所有投资者面前:当经济的"坏消息"不再是市场的"好消息"时,我们是否正站在一个关键的时代转折点上?

从就业市场的"急冻"看经济全貌
就业市场是经济状况最佳的晴雨表,而最新的数据无疑亮起了红灯。8月非农就业人数仅增加2.2万人,与市场预期的7.5万相去甚远。更令人担忧的是,此前的7月数据被下修至负值,且6月数据也遭到向下修正。 这一系列调整使得过去三个月的月均新增就业仅为2.9万人,这是自疫情以来最疲弱的增长势头。与此同时,失业率悄然攀升至4.3%,创下近三年新高。

孤证不立,一系列指标都在相互印证。无论是ADP"小非农"的低于预期,还是初请失业金人数的持续攀升,亦或是职位空缺降至2020年以来的冰点,都共同描绘了一幅就业市场急剧降温的图景。

这股寒意背后,是美国经济增长动能的持续衰减。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年化增长率仅为1.3%,远逊于去年的2.5%。其关键症结在于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它像一道无形的枷锁,束缚了企业的扩张步伐。从消费品到制造业,许多公司因担忧供应链成本飙升和利润被侵蚀,纷纷缩减投资与招聘计划,导致宏观经济陷入增长困境。

AI繁荣下的"K型"市场分化
然而,与实体经济的寒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尔街由AI驱动的冲天热情。但这股热情并未普惠整个市场,反而加剧了一种危险的"K型分化"。少数科技巨头的惊人涨幅,掩盖了大多数普通公司的挣扎,使得标普500等主流指数的强劲表现,更像是一种由权重股"绑架"的幻象。

市场的真实广度正在收窄,健康状况被少数龙头企业所定义。这种高度集中的增长模式极其脆弱,一旦这几个核心增长引擎因任何原因出现熄火,看似稳固的市场大盘便可能暴露出其真实的、不堪一击的内在结构。

被忽视崩盘预警指标
狂欢之下,泡沫的疑云也日益浓厚。判断AI泡沫是否会破裂的关键,或许不在于高昂的股价,而在于科技行业的信用利差。AI的未来依赖于天文数字般的资本支出——预计到2028年将高达2.9万亿美元。一旦市场开始担忧科技巨头们的"烧钱"模式难以为继,导致其债券与国债的利差扩大,就可能成为市场崩盘的先兆。这并非危言耸听,1999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前,我们曾见过完全相同的剧本。这个指标为身处AI狂热中的市场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值得警惕的观察窗口。

"坏消息"终将是"坏消息"
长期以来,市场沈浸在"坏消息就是好消息"的逻辑里:经济疲软等于美联储将要降息,流动性将利好股市。然而,当经济数据恶化到一定程度,这种逻辑链条便会断裂。市场范式将从"期待放水"转变为"担忧衰退",届时,"坏消息"将回归其本来面目——它就是坏消息。

当前的市场情绪似乎并未为此做好准备。高达60%的投资者预期经济将处于完美的"金发姑娘"状态,而无人预见通缩风险。这种极致的乐观,恰恰可能是风暴来临前最危险的信号。

全民狂欢的背后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场资本盛宴已前所未有地与普通家庭的财富深度绑定。股票在美国家庭金融资产中的占比飙升至36%,创下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最高纪录。推动这一现象的,是一批信奉"逢跌必买"的年轻散户投资者。他们凭借在过往市场波动中的成功经验,为市场提供了坚韧的底部支撑。然而,这一代投资者大多未曾亲历过互联网泡沫或金融危机的残酷洗礼,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信念,尚未经过真实熊市的考验。当"游戏规则"可能发生根本性改变时,过度的自信将变得极其脆弱。

站在悬崖边,审慎是唯一的导航
综合来看,美国市场正处在一个冰与火交织的十字路口。一边是就业降温、增长乏力的实体经济现实,另一边是AI驱动、估值高企的金融市场狂欢。投资者在享受科技红利的同时,必须正视宏观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并警惕市场叙事可能发生的根本性转变。

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永恒的牛市。当估值越高,潜在的下跌也将越剧烈。在这个关键的转折点上,保持清醒的头脑与高度的警惕,审慎评估风险,将是穿越迷雾、行稳致远的唯一策略。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图取自《香港01》

许绍雄出殡众星扶灵 佘诗曼含泪道别“父亲”

阅读全文
野村证券发布报告称,中国政府呼吁国民暂缓赴日本,将导致日本经济最少损失2兆2000亿日圆,国内生产总值被拉低0.36%。(法新社档案照)

中国采反制措施 日本经济恐遭重创

阅读全文
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大马人对自身财务前景的信心正在减弱,导致许多人削减非必要支出,并把重心放在日常必需品上。(档案照)

越来越担忧三件事 超四成大马人难应付基本开销

阅读全文

印度裔男子遭洪水冲走 迄今生死未卜继续搜寻

阅读全文

你好!大熊猫 “星辰 晓月”

阅读全文

【LIVE】大熊猫“辰星 晓月” 抵达动物园

阅读全文

谢光量:民兴党异军突起?

名家

我国独立日前夕,沙巴首席部长兼沙民阵主席哈芝芝在一项活动中被记者问及是否会在马来西亚日后宣布解散议会时回应说:"州议会没...

阅读全文

黄金祥:他的爱国主义,其实是种族主义

名家

大马羽毛球混双组合陈堂杰与杜依蔚夺得世界羽球锦标赛冠军的那一刻,我正好人在一座华人小贩中心用餐。当高挂的大银幕打出辉煌条...

阅读全文

马岩岩:中国阅兵向世界展示了哪些信息?

名家

9月3日,中国阅兵向中国人和世界传达了哪些信息?让我们从历史叙事、外交定位、军事展示来分析一下。首先是历史定位,在80年...

阅读全文

孙和声——教分三家,道乃归一:中国式宗教包容特色

名家

说到中国人的宗教观,一般人多认为富有兼容并蓄的包容性,特别是在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方面,多是满天神佛,佛道不分或是搞三教合...

阅读全文

郭朝河:AI万能,却无法制造一座冰山

名家

我们似乎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聪明时代。人工智能的出现,让人类几乎像拥有了第二颗大脑。AI能写文章、作曲、画画,甚至能模拟声...

阅读全文

林德宜:上海与多极化全球秩序的兴起

名家

世界各国领袖,包括我国首相安华,近日齐聚天津,出席被非西方媒体形容为“史无前例、关键且可能具有转型意义”的上海合作组织(...

阅读全文

谢诗坚:从民进党罢免失败说起

名家

台湾立法议会经过两轮投票后,终于出现民进党在选举上的失败,而国民党则保持原有的势力。换句话说,在这场由选举委员会主导的“...

阅读全文

郑庭河:现代个人应享有宗教自主权

名家

若熟悉历史,尤其宗教史,应知道宗教在前现代大体上不属于个人能选择的事(或许在某种层次及程度上除了古罗马和古中国),因它们...

阅读全文

张孝仪:国庆不应只是表演及100令吉的消费符号

名家

今年的国庆主题定为“昌明大马:与民同在”(Malaysia MADANI: Rakyat Disantuni),除了沿用...

阅读全文

陈锦松:《城市翻新法案》是美化城市还是制造伤痕?

名家

我国《城市翻新法案》(简称URA)原计划在本期国会二读,却因遇上阻力而被迫展延,推迟至10月6日至12月4日的国会会议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