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上周话题,将镜头转到马来西亚,就会发觉,我们也面对平庸化的困境。

据统计资料,我国目前活跃劳动力总数约1650万人,合法外劳人数占247万,已触及政府所设定的15%顶额。倘若加上非法外劳,保守估计不会少过500万人,相等于高达30%的劳动力。

假设所谓的15%顶额全是3D(肮脏、危险、艰难)工作,那显然这群外劳已把另外至少15%的非3D工作抢走。

只要稍微留意便能发现,大批外劳所从事的,早已不是3D工作,他们有的当餐厅服务生、商店售货员、小贩,甚至自己当“劳板”,开店做生意,或者接手承包工作。

尤其是来自印尼与孟加拉的外劳,他们肯吃苦,脑筋动得快,学习能力强。在原有的职场做上三几年,就有本事自立门户,往往收入比一般大学毕业生还高。

30%的人力市场被外劳占据,整体员工资质与水平被大幅拉低,大马要走向高收入国的美梦,怎么看都不可能成真。尤其是B40群体,他们的竞争力本来就居下风,如今还要与外劳争夺饭碗。

即使是拥有大学文凭,也未必都能从事高价值工作。我国的公立大专,以肤色为收生标准,重量不重质,学生水平良莠不齐。曾有报道指出,本国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只有邻国新加坡中四生的水平,结果引起许多土著学生不满,但却得到商家们的认同。

滥竽充数的结果,就是许多大学生毕业即是失业,不是条件能力不符商家要求,就是嫌薪水太低不愿接受。大批毕业生因此宁愿选择当快递员,骑著摩哆在路上奔驰,自由自在,没人管束,反正收入够用就好,最重要开心。

即使受聘工作,常常也是得过且过,不认真、经常旷工、迟到早退,都是雇主常面对的头痛问题,也几乎成了“马来西亚工作文化”。所以,和美国企业一样,能够选择的话,商家宁愿聘用勤奋不怕累的外籍员工。

教育问题

劳力人口平庸化的缘由,离不开国家多年来的教育问题。自马哈迪时代起,学校教育成了政治与种族的统战工具。政府在资源分配上严重失衡,却妄想以不公教育政策取得族群团结,无异缘木求鱼。

同时,大马教育漠视STEM,每一届的PISA评估,我们的排名都一退再退。教育水平日益下降,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

不久前有位巫裔小六生,在社媒炫耀自己英文试卷只得26分,还大言不惭说:马来人没必要学殖民者语文,最重要是宗教科必须及格!小小年纪有如此偏激思维,多少反映了家长、学校与社媒的观念灌输。

试问,一个社会如果推崇宗教师多于科学家,这个国家如何能取得进步?一个政府如果坚持清真认证多于市场多元化,如何能推动经济活力?

教育为立国之本,影响千秋万代,而如此严峻的问题,始终欠缺一个有远见有魄力的领袖,能够毅然决然,让教育回归教育,政治回归政治,宗教回归宗教。

另一方面,大批马来子弟沉迷深夜飙车,从小学生的蚊型脚车,到成人的改装摩哆,闯红灯、超速、逆向行驶,成了让人厌恶的公路丧尸,比毒品、电子烟等的危害更甚。政府至今束手无策,谁来关心这群国家栋梁还有没有未来?

此外,上梁不正下梁歪,那些州议员或国会议员,有多少是真材实料的精英?只要像阿克玛、邦莫达、达祖丁、沙努西、阿末扎希等那样,脸皮够厚嘴够贱心够黑手段够狠,当上YB、部长、州务大臣甚至副首相,然后全家飞黄腾达,鸡犬升天,全都不是梦,学识与能力从来都不是重点。

再不济,还可以在官联机构捞个高职当当,吃香喝辣游山玩水,顺便提携妻舅叔侄姑丈,反正大肆亏空也不会被追究,谁叫我有政治靠山?何况如今弄个DNAA好像也不是难事?

庸才当道

国家领袖庸才当道,莘莘学子看在眼里,自然明白一个道理:平庸不是问题,努力无关紧要,天生我材必有用,庸人自有出头天。

就算你无法出人头地,钱不够用又没人要请,也会有政客为你打抱不平,说什么某族抢了你的饭碗,剥夺了你的特权,你好吃懒做不学无术贪得无厌都不是你的错,全是某族的错。

要说,这类无中生有、指黑为白、挑拨是非的“政治人才”,国会大厦里倒是不缺。这情况与华盛顿的政客,“一切都是中国的错”,是不是极度相似?

这么说,大马难道没有真正的人才?当然不是。大马从来不缺人才,但高级人才全往外流,原因大家都晓得。单是一个新加坡,就吸纳了超过百万大马专才,而且每年持续不断,都有顶尖优秀生被招揽。他们接受奖学金到该国大专留学,毕业后,绝大部分都会顺理成章留下来,长期服务并居留。

难怪曾经有句形容大马的顺口溜:一流人才在海外,二流人才在商界,九流人才在国会。

高级人才往外流,普通外劳大量涌入,公立教育失败,大马的人才问题或与美国不尽相同,但决策阶层庸才当道,却完全一致。

更糟的是,大马出现越来越多的牛鬼蛇神,这群宗教与种族极端分子不断挑起纷争,制造族群对立,把社会严重撕裂;加上掌权者对此坐视不理,国家有可能变得更进步?才怪。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10年前最后一次花钱 女子辞职过“0元生活”

阅读全文

豪华游轮病毒大爆发 241人集体感染诺罗

阅读全文
民众在事发后为老妇(小图)施救,惟当时已死亡,而紫衣男子为肇事者。

老妇过路遭撞亡 家属泪控肇事少年没道歉无悔意

阅读全文

【天然气输管起火】 退休公仆惨遭火劫 9房屋被烧毁损失150万令吉

阅读全文

旧古仔路树倒压车

阅读全文

灾黎何去何从 要尽快解决

阅读全文

郭朝河:法律、公正与政治的交织

名家

纳吉居家服刑的附加谕旨究竟是否存在?从原本各说各话的罗生门,到事件发酵多天后,透过越来越多人回应这件事的交叉比对,相信答...

阅读全文

林德宜:拜登:美国最糟糕总统?

名家

随著拜登总统任期在倒数,各种的独立分析开始审视他执政记录、成就和失败。评估拜登影响力的一种方法就是检视美国人对其试图竞选...

阅读全文

谢诗坚:这一回伊党要主掌大局

名家

纳吉居家服刑案件的峰回路转,相信不久即有一个明朗的答案。但现在我们关注的是在争取纳吉被特赦的过程中,原本伊党是保持沉默的...

阅读全文

黄大志:新加坡邮政公司的惩罚机制

名家

新加坡邮政有限公司(SingPost)属一家有民营参与的政府企业,它被授权特权经营国内外邮件和包裹的接收与递送服务,并于...

阅读全文

孙和声:小国的经济崛起

名家

国家规模的大小对一国的对外关系有著深刻的影响,可说是显易见的。这里所说的规模不仅仅指国土的大小,更是指人口的多寡。据此而...

阅读全文

陈锦松:海水退潮时才知谁没穿裤子—特赦令闹翻天所为何事

名家

前首相纳吉是否应获得“居家服刑”争议不断,其涉及贪腐案早被国内外媒体铺天盖地报道。希盟能一举攻城略地,打倒当时身为巫统主...

阅读全文

郑庭河:宗教规范的专制

名家

一般宗教都会有某些规范,包括如戒律、规则、法令、禁忌、习俗等。诚然,这些规范一贯被论述为为了个人及集体的“好”。然而,若...

阅读全文

张孝仪:玩不腻的敏感课题

名家

新年伊始,我国便迎来几例涉及政治与宗教矛盾相关的课题,让人不禁为还没开始几天的未来感到忧虑。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因部...

阅读全文

黄春罐:2025年,马来西亚政局注定不平静

名家

随著2025年的来临,马来西亚告别了风波争议不断的2024年。而我国的各族人民,有不少人都会祈求新的一年可以带来新气象,...

阅读全文

黄金祥:庸才当道,美国与大马的共同困境(上)

名家

特朗普尚未正式上任,他的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联盟就出现了裂痕。日前,即将与马斯克共同主导“政府效率部”(D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