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研究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文史工作一般会面对两个难题,一是时间的迫切性,二是资源的稀缺性。
最近因为林连玉基金义务秘书李亚遨先生的一通电话,我开始在许多有心人的牵线带领下,著手研究马大华文学会1970年代的历史。李生之所以会找我开始进行这个研究,恐怕还是和吴建成校长和莫泰熙老师让人措手不及的离世有关,使众人产生“人人自危”担心随时离去,历史就此湮没的迫切性,才重启耽搁逾十年的研究计划。
文史工作和新闻工作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在和时间赛跑。新闻工作每天需要产出最即时的内容,谁最快就能抢到第一杯羹,因此必须争分夺秒采访撰稿。文史工作虽然与新闻工作的方向不同,在时间轴上一个向前一个向后去研究,历史却也从来不等人。无论是人还是事物,都会有损坏老去乃至死亡的一天。
研究历史,除了往文献里钻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田野调查。做田野调查时,就需要类似记者的敏锐视角,以及对时间感的掌握,知道老人家和老事物等不得,趁还在时必须尽快去采访或留下印迹,否则“苏州过后冇船搭”,人死了就是死了,没办法问米去采访死者,东西坏了也很可能没办法修复,都是同此理。了解了历史研究的迫切性,找到了有志于文史的学人进行研究,却还会面对另一难题,那就是钱从哪里来?
俗语说:钱不是万能,没有钱万万不能。历史研究不止需要热忱和知识储备,还需要经费,包括聘请研究员的酬劳、交通费、住宿费、复印费,以及最后的出版费用,都需要不少的资金才能应付。当然,愿意做历史研究的人或许都已经有心理准备,接受搞文史是难以赚大钱,学术人员也不应该只向“钱”看齐。但是,总不能让学者饿著肚子去采访,自掏腰包复印档案,南征北讨冒生命危险去搜集口述历史,而不给一丁点表示吧?
时移世易,现代已经不像林连玉生活的时代,有教师因贫穷潦倒,竟呼吁后代切勿从事教育行业,以免微薄薪水不足以买三餐糊口。如今已有教总照顾老师的福利,也有作家协会和各种文学组织推广中国和马华文学,然而文史和思想却犹如弃婴,难见社会团体群起而研究历史或思想,乃至成立学缘性组织社团以研究文史。大马尚有不少文学比赛和园地供文学爱好者发表作品,但文史和思想工作者往往更难寻找同温层,只能以自身的人脉和少量资源,进行有兴趣的研究,很可能不久就会因为各种原因,使研究计划胎死腹中,无法永续经营。
综上所述,旅游、文化及艺术部应担起传扬文化的重任,设立历史研究基金会,每年拨款固定数额供大学和民间学人申请,让更多人有足够的资金启动研究计划。团结部辖下的国家档案馆也应该进行电子化转型,效仿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将既有的文献和档案进行扫瞄,并且上传至网站供大众阅览。档案馆老旧的线上查询系统(Online Finding Aids)和电脑化档案系统(COMPASS)应立即更新,帮助学术人员更有效率地查找资料。
另外,民间团体如华堂、商会、宗亲会、校友会、地方和全国性会馆等社团,应善用自身的资源建立影响力,向社会大众提供人脉、资金和场地等方面的资源,谋求文化及历史研究永续经营的千秋大业。
我斗胆呼吁华团效仿林连玉基金,号召有心人士集齐社会的资源成立文史哲资产保存基金,将文化、历史及思想类的文献和档案搜集,并且效仿成立口述历史中心,提供资金保存珍贵的口述历史。
一旦社会动员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文史研究就可以水到渠成,即所谓难者亦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