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则体育新闻获得不少回响。
世界羽球锦标赛在本周举行,其中大马女单自由人吉苏娜在短暂休息时,与身为教练的哥哥马亨德兰交谈,使用的并非是印度语或英语,而是华语。
虽然吉苏娜最终落败,这幕反倒成了网络热议画面,许多人惊讶这两名印裔能说华语,甚至已流利掌握成私下的首要沟通语言,盛赞这是大马多元文化的最好缩影。
只是,当中也发现不少网民称赞的角度很有趣。他们借此引申为全球华语的崛起力量很强劲,中华文化已受到广泛认证,才会让其他种族愿意用华语来取代母语。
看似同调的称赞,实际上却有著不同的动机。
简单来说,如果网民称赞的点,不是印裔球员吉苏娜与哥哥会说华语,而是多懂一种语言,那么这个点值得再三嘉许;但若只是因为两人说的是华语而称赞,改用其他语言的话就转换称赞态度,那这个现象就值得深思。
若还懂得称赞是好事,证明网民看见的不只是华语的光环,而是球员在学习外语的上进特质。众所周知,要掌握一个语言系统并不容易,在大马尤其普遍要学习超过两种语言,因此能搞懂多一种语言,除了天赋,后天的努力绝不能少。
但试想想另一种情况,若场上换作两名华裔,用的是流利马来语或印度语沟通时,这些网民是否还会称赞?
假如你立马转换立场,没有称赞他们懂得掌握其他语言之馀,反而辱骂“走狗,干嘛不用母语沟通”芸芸的话,这就是问题纠结。
母语沟通
当然,用华语沟通的吉苏娜是否会在印裔群体面对内部压力,我不晓得。毕竟大马的印度人迫于弱势现实环境考量,生存压力大于生活压力,因此对于是否坚持用印度语或泰米尔语,看似不像华人在说母语的坚持,也甚少听说犹如“香蕉人”这类的贬义词。
只是,若某族人没有使用既定的母语沟通,真的就是有问题吗?
对我而言答案是否定的。毕竟这要回归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有的家庭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放弃母语,改用周遭普遍的语言来沟通。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母语健全的环境下长大,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幸运地用母语与环境建立安全感,这不算什么问题。
最重要是,这个人要用什么语言沟通,回归他的选择外,也要尊重每个人的语言驾驭天份,而非不使用母语时,就非得遭受同族人的攻击,认为他背叛种族与传统文化。
就像吉苏娜的例子,当拿走华语,变成其他种语言时,网民能否继续看见她的美好特质?而这间接关系到大家能否站在全民观点,在未来公平看待任何事,而非只是局限在华人或华语的主观意识。
毕竟,当我们不断斥责某些政党不断用民粹思想绑架选民,一直用族群议题来分化大众时,别忘了自我提醒,我们也可能有这样的盲点,常不自觉用族群本位角度来诠释所有事,进而只看见利己,却忘了更全面且双赢的利他。
我们尚且这样,就不能怪罪政党领袖为何总是抱著种族主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