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个星期我写了《敦马和行动党的政治手法》,今天是续集。敦马和丹斯里慕尤丁会了面,即使本身表明不会参选,但是原则上加持了国盟。
敦马,若是逆风而行,则是不堪一击。但顺风而行,则是可以汇集各路英雄,当群龙之首,乘风破浪。
2022年大选,在三国鼎立的大选,敦马所领导的斗士党,兵败如山倒,就连敦马本身上阵的选区浮罗交怡,也输到保不了按柜金。
但是回首2018年,则是另一番情景。敦马成立了土团党,和民联的公正党及行动党,加上从伊斯兰党出走的诚信党组织了希盟,一举扳倒连续执政60多年的国阵,在93岁高龄拜相。
2022和2018大选对敦马而言,其差别是顺风还是逆风。2017年他打造了希盟这条大船,再用几年来激起的民怨风,扳倒丑闻缠身的纳吉和巫统国阵,在马来西亚第一次改朝换代。
2020年,敦马辞去首相之职,就接二连三的翻船。期间,纳吉以“Bossku”之名制造了一场又一场的旋风,以超级助选员的身份为国阵拿下马六甲和柔佛州选,就连砂拉越国阵没上阵的州属,也差不多以绝对优势将希盟按在胯下。
2022年,马哈迪在没有什么课题的情况下,打造了斗士党这条小船逆风而行,因此在阴沟里翻船。
现在的6州州选,敦马根本没什么政治意图。他老人放眼的是在一百岁时,届时发生的第16届大选。
攻防之战
这次州选,是国盟和联合政府的攻防之战。“绿色浪潮”,有一半是国盟以马来人穆斯林为旗号,稳定和廉洁为资本,向倾向非穆斯林的希盟和贪污案缠身的国阵开炮。另一半,则是希盟和国阵的内部问题,非典型政治斗争如让巫统基层支持行动党,平白无故的将自己的支持者送给国盟。
这个时候,国盟有兵有将,但因资金被冻结而粮草不足。国阵希盟有兵有将,因处在执政一方而粮草充足。但将领们各怀鬼胎而搞到部分军心散漫。华裔支持者比较团结,少数马来支持者,如知识分子会留守希盟,少数巫统基层会留守巫统,但更多的前支持者还在保持观望态度。
瞧准时机,无疑敦马的加盟,无非在人脉上可以为国盟暂时解决粮草不足的燃眉之急。虽然6州国盟可能会横扫4-5州,但是对敦马而言,这4-5州对他个人或家庭影响不大。
他需要的是国盟对他和家人的仰赖。有了人脉资金,就要有个统筹反对党的课题。而“马来人章程”,就是一个便宜,屡试不腻,而且容易被响应的。几个星期来,各大报章都争相报道敦马关于“马来西亚不是多元文化国家”,或者类似的言论。
说给谁听?说给华社吗?他老人家压根不理会其他非马来人。他等待的是非穆斯林政治领袖对他的攻击,然后转换成“为了维护马来人而遭受其他族群攻击,并倚老卖老”的可怜老人。
我认为他要说的是给国盟“散户”支持者,既是那些不是伊斯兰党,土团党,却支持国盟的友族同胞聆听。他在用这方法为他的家族在国盟挣得一席之地,因为他甚至儿子,若要东山再起,必须要有民意。这民意的风向,得和大风向吻合,才能引起政治共鸣。
我们可以继续在中文圈子里争吵,甚至贬低他老人家。但今天他老人家根本不把华裔当成市场,而且还需要华裔的公开愤怒来助他一臂之力。若要了解友族政治观,我们还得多多以国语加入社交媒体国语圈,在那边以国语发表言论,积极参与国语圈的社论。我在脸书以国语发表政治评论,并也用国语在某报刊写评论,因此很容易理解友族大致上的想法。
敦马和国盟,互利互惠,州选固然是绿色浪潮延续,但是可能会进一步壮大,直至16届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