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与发扬本国的华族文化与教育是我国华教人士的一贯信仰与努力;只是也应看到文化并非一成不变的,而会有一定程度上跟著时代与潮流走。
以华教为例,在20世纪前,马来亚(包括新加坡,因在1946年马来亚联盟Malayan Union计划前,新马是一家)的华教主要以私塾型方言教育为主;可进入20世纪初期就起了很大的变化,如新式教育的崛起。与传统私塾相比,新式教育规模就大得多,设备也较齐全,教学内容也不再仅限于《三字经》、《千字文》、《四书五经》类,而增加了新的内容,如外语、历史、地理等。
教学语文也从方言转向共通的华语。实则,在1916年(新加坡)道南学校从闽语语教学转向用华文教学之前,1900年代新式学校依然用方言教学且多只供本方言群学生受教,而不收本方言群外的学生。
就此而言,道南学校的董事可说开风气之先,不但改用通用语华文,也收非闽南的学生与采用跨方言群的师资,这确是一个大跨越。1930年,新加坡华教人士还出台了会考制,且推广到七州府,即海峡殖民地的槟城、马六甲、新加坡(三州府)与雪州、森州、霹雳与彭亨州(四州府)。
1960年代还分裂出国民型中学与独中(在英国私立中学称为独立中学)。1970年代又再出台为独中生而制定的统一考试。1990年代后期,又进一步发展华文大专院校,显见华教本身也不是固步自封的。
就华族文化言,大而化之地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是华族文化出现质变的阶段,比如说,在20世纪前,华族多留有辫子,这也成了识别华族的最显眼特征。可在世纪之交,华社便开始流行剪掉辫子,转向西式发型。
同期,有些女性也有缠足习俗,这个不良习俗也与其他恶习被逐步废除。这时期华社本身也出现了不少提倡移风易俗的改良运动,特别是针对吸鸦片的烟害。这个反抽鸦片烟运动,还在后期催生了诸如“真空教”这类社会改良型宗教组织。
当然,会出现这些变化,自有其特定历史背景,主要是在世纪之交,中国本身出现了许多改革运动,甚至是主张废除帝制的革命运动,如在1905年,中国本土便废除了科举制,转向西式教育。
在1917年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以来,各种各样的社会改良运动便层出不穷,如在教育与文学方面,出现了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古文)的运动。这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对海外华侨也起了很大作用,其中南来文人与兴旺发达的媒体更加速加广了这些新思潮的传播,如自由民主,平等,个性解放等。
其中,提倡女性受教育可说是项大突破,众所皆知,传统中国社会并不鼓励女性受教育,这使一半人口的潜能被牺牲掉,而在20世纪初本国华社赶在潮头,毅然创办女子学校如坤城女校或中华女校等,这大大提高了华社潜能的发挥与加速了华社的现代化进程。
整体而言,在20世纪前半段华社是各族中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族群,如在1920年代便出现了华文中学,而马来族则在1957年独立后,才有马来中学,印族甚至迄今无泰米尔中学。
从广义的文化角度看华族在物质与精神文化方面,也出现了颇大的质变,如在衣、食、住方面,穿西式服装,吃面包,住洋房也成了华族文化的组成部份。在精神面,变化也不小。如在20世纪前义山与庙宇可说是华社关心的事项,如马六甲的三宝山与青云亭。青云亭可说是17世纪马六甲华族的活动中心,甚至是权力中心,在华社中扮演了许多方面的角色。
一直到19世纪,义山与庙宇依然是华社的关心事项,如1830年在新加坡成立了义安公司,便是据此而设立。基本上言,在20世纪前,庙宇与私会党可说是华社的社会活动与权力中心。一直到1890年私会党被非法后,其他类血缘、地缘、业缘社团才进一步壮大起来。这些华团也构成了华社三大枝柱(华教、华文报和华团)。
这类多样的宗教会,同乡会,同业会也在20世纪逐步取代了庙宇与私会党的职能。进入20世纪,方言社团(会馆),综合性的中华大会堂与中华商会可说是三类最具代表性的华团。直到21世纪的今天,其职能依然受到重视。
由于华社在性质上是个商家挂帅的社会,因此,这类华团的领导也大多是拥有一定财力的财主。毕竟,有钱好办事。这就出现了一种由富而贵的现象,也就是只要有意愿与声望,这些富商易经由社团组织的力量与地位取得一定的社会权力或非正式的政治权力,甚至可能从一般意义的华团转身为政党,如马华公会。
就政党而言,在1920与1930年代,国民党与共产党均对华社起过一定的影响。在1950-60年代,劳工党、人联党曾是华社中具有颇大影响方的政党;只是,进入1970年代后,声称可代表华社的政党就更多了。
尽管华社并非一成不变,可也得看到华族文化也有不变的一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整体上言华族依然保有其华姓华文,这与印尼、泰国的华裔/华人很不一样之所在。
主因之一,在于大马华族在总人口的占比较高,也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教育力量,虽非大马的支配性民族可也算一股具有关键作用的中等力量。因此,才保住了华教与华姓华名。实则,即便改信基督教或伊斯兰教,通常也会保留其姓名或至少其姓氏。
另一个重要的不变之常,便是华族的节庆,如过年、清明、中秋等节日,以及一些地方性或方言性的节庆。本来早期宗教会与同乡会也很注重节庆,只是随著时代的变化,有些宗乡会也少办具有规模的华族节庆。不少新生代连家中也不设祖先牌位或拜神。这是时代所使然。
与此同时,大马华族对传统的表演文化,特别有兴趣如舞狮舞龙,舞狮已成了许多活动的必然节目。在1988年华族的文化人还创造了“24节令鼓”使鼓队也成了华社的招牌节目。至于传统的琴棋书画,虽不那么兴旺却也有一定的爱好者。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华族的传统价值观与伦理观,如儒家伦理中的礼义廉耻,忠孝仁信等传统价值与伦理。按理论,这应是华族文化的核心价值,只是整体上言,当代人已不像先人那样重视这些基本价值与规范。
虽然也有热心人士在推广诸如“弟子规”,可效果如何,尚有待观察。近年来一个有趣现象是,一些宗教团体提倡在新式坟场设立各自的祠堂,殡仪文化也成了一门热门文化项目。这倒是以前所没有的新兴文化。
时代在变,一些文化项目自然也可能被重新发现或发掘为新兴项目,如何在“常”中变出新东西也可说是种文化创作活动或产业。有句话说“旧邦新令”,文化何尝也不是可能如此。
回顾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化大革命那种轰轰烈烈的反传统反孔孟的大规模运动,再重新思考今天对旧文化传统的态度,倒不禁令人感到世异则事异。
谈起来,华族不少礼俗如婚礼与丧礼也起了不少的变化或大幅的简化,一个人即便近亲去世,也不再能服装上表现出来。不少人也不再选择入土为安的土葬,而选择火化为安的火葬。也有传统社团在奉献供品时,选择以素代荤(没有大鱼大肉)或是上香时,只象征性地点几支香,以促进环保。
时代毕竟不一样了,尽管如此整体上言,华族还是带著温情敬意看待传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