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帐篷,本来就是反对党大集结的代号,目的就是要应对执政党国阵,夺回政权。
已故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曾说过:“不论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论证当前我国政治:“不论左派右派能打倒国阵的就是好伙伴”。大帐篷的初衷,是个策略,不可能彼此老纠结于“共同理念”,而是“异中求同”。
国阵现在意气风发,特别是巫统官司派要角党主席阿末扎希及前首相纳吉更是期待赶紧举行第十五届大选,好让他们能在官司纠缠中脱身,以免夜长梦多。纳吉不忘喊冤,期待自己可以在“一马丑闻”案件中轻松过关,他不得不自认本身是被政治迫害,而害他的人当然是希盟,特别是前首相马哈迪。
选举与司法挂钩,是民主政治下三权分立的最大讽刺。如果选举的胜方可以改变司法判决,甚至行政权可向司法权伸出第三只手,无疑是对司法独立的一大玷污。
老马公开表达大帐篷策略在来届大选的重要,但表明大帐篷不可以由土团党主席慕尤丁及公正党主席安华来领导。而有趣的是,这两个党却是对巫统最具威胁性的政党,有能力分散巫统的马来人选票,而行动党的对手则是马华,只需大力争取华人选票。
巫统官司派希望尽快大选,就是期待当前反对党各怀鬼胎局面下大举攻城掠地,收拾过去反对党掌握的选区。在政党碎片化的政治格局中,国阵、国盟、希盟本来具备三足鼎立,但由于身居反对阵营的国盟及希盟恩怨难解,彼此要捐弃前嫌,合作无间,谈何容易?
天下哪有这么多的“好康”,想要合作共赢,却先要把该党最高领袖排除在外。土团党不可能舍弃慕尤丁,就如希盟不可能与安华作切割。政党合作的前提本来就是要对付“共同敌人”,彼此放下恩怨情仇,追求“胜选”利益的最大化。而“胜选”的最大化就是反对党须以一对一方式对垒国阵,而终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政权,以打倒贪腐与滥权。
509大选的结果,基本是马来选票一分为三,而509之前的选举,巫统几乎轻松囊获大部分马来选票,因此国阵一直成为政治主导力量,其他成员党只有唯唯诺诺,不敢在本民族权益受损时大加抗争,也因此导致号称代表华人利益的马华在国阵庇荫下还是被认为只能捡巫统留下来的面包屑。马华无法抬头挺胸,乃受巫统所累,而华人也因此与马华渐行渐远。
官司派与官职派角力
1986年华团致力于推动政治两线制,本来509大选可以是一个指标性的成就,基本大选态势是选举促成选区一对一的竞争,选民再有不满参选的两个政党,但还是得从两个阵营里挑选其中一个相对“比较满意”或“比较可以接受”的。政党没有绝对完美的,政治也是如此,选民要十全十美的政党出现,才会出来投票,是天真的想法。
反对党深知,在两个烂苹果中,选民只要忍痛投下这一票时,他们就会认真比较与思考两个阵营孰优孰劣?一经对比,国阵过去60多年的劣迹斑斑就会浮现脑际,其是华人权限节节败退的罪魁祸首,而希盟尽管曾经没有信守509选举的承诺而被责怪及归罪,但其“恶”难道有超越国阵之“恶”么?
什么时候解散国会,基本就是操纵在首相依斯迈沙比里的手里(虽然最终要得到国家元首同意权),沙比里现立于尴尬处境,在国家的政治体制,他位高权重,但在巫统党内,他却屈居第三排位的副主席。
马来西亚政治向来就是执政的巫统主席是当然首相人选,但在巫统主席阿末扎希涉及贪腐的案件中,而署理主席莫哈末哈山又只是州议员身份,因此沙比里意外被黄袍加身,坐上首相宝座。但沙比里由于党职不够高,因此受制于党主席,无法发挥首相的威严及权力。
巫统大会通过全国大选后才举行党选,这一举措就成功化解党主席换人的危机,阿末扎希也因此能继续掌控党机器,对选举时挑选候选人资格具备生杀大权。
官司派与官职派的角力未曾停歇,沙比里到底有多少斤两足以力抗党的旨意?巫统官司派为达到早日举行大选的目的,不得不表达推选沙比里作为巫统首相人选的缓兵之计,沙比里应该知道他下台后再登首相的机会微乎其微。
大选什么时候举行已经无关重要,重要的是反对党大帐篷策略是否成功整合才是关键。大帐篷坍塌了,也就是反对党合作破局。国阵将可以轻骑过关,旗开得胜。
对于大帐篷,各个政党都各有盘算,但反对党无法合作,而希盟又无法提出“强而有力”的新政治论述,你认为希盟短时间内还有机会执政么?巫统的最大克星其实就是大帐篷。
现在巫统算计很简单,反对党大帐篷还在“各说各话”及“意见纷呈”时,赶紧来个大选,让反对党措手不及,这样巫统才有望把反对党打得“落花流水”,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