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国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公布截至6月26日为止为36.4万人,少于预期的38.8万人,大减5.1万人。而截至6月19日的持续申领救济人数为346.9万人,虽比预期的334万人为多,但依然比前值减少5.6万人。
此外,美国6月份PMI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62.1,低于预期的62.6,而同期的ISM制造业只是则为60.6,较预期的60.9差。欧洲最新的制造业PMI则达到历史最高值的63.1,显示欧洲复苏进度非常理想。
而亚洲区的6月份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则受到区内疫情困扰而呈现放缓迹象。举例,马来西亚从前值的51.3大跌至39.9,邻近的印尼也从55.3跌到53.5。台湾PMI指数则从前值的62跌至57.6,而算是跌幅最少的便是中国的财新PMI只是轻微的从52回调到51.3。估计亚洲其他地区经济复苏步伐要追上美国和中国还是有相当大的困难,而难以快速接种疫苗和疫苗供应的断层是区内国家无法追上美国与中国经济复苏步伐的核心原因。
此外,有“小非农”之称的美国ADP私人企业就业报告显示,6月份的非农新增职位按月增加69.2万个,比市场预期的60万个为佳,但注意5月份的数据却被向下修订由原本公布的新增97.8万个下调至88.6万个。而截稿前,美国六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85万人,大幅好于预期的70万人,更比前值的55.9万人大幅增加,显示美国复苏步伐正在加速。
虽然我在本栏的过去几期内不断反复强调美国的通胀应该已经见顶甚至已经离去。但读者需要密切关注美国就业市场数据,因为目前美国未填补的职位空缺为928万个,很多企业在经济重启的同时,正面临劳工短缺的问题。美国的劳动参与率在本年初开始一直维持在61.5%左右,比疫情前为低。
假如美国民众继续缺乏意欲重投劳动力市场,将会引致劳工短缺问题从而引发工资持续攀升而直接刺激通胀。假如引发市场对加息忧虑的加深,那相信哪怕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再次出口术也阻挡不了真正的调整来临。
目前,虽然美股的纳斯达克指数与标普500指数继续双双创新高,我在本栏曾经在众多财经媒体吹嘘热烘烘的传统板块股份之际,提醒过读者反而应该把握科技股调整的机会入场,甚至在2020年12月20日本栏内,以拥抱科技股的7个理由为题解释美股是以科技与创新所驱动,周期股轮动过后,科技类股份依然会是美股的主轴。
近期,市场整体成交量虽没有大幅提升,但可以观察到无论是纳斯达克100指数型基金QQQ,还是等值权重的QQEW均双双破顶,证明近日重拾升轨的并不只限于科技龙头类股份,而是甚至一些市值较低的新经济股份也有较好的表现,显示整个科技类板块全面性的受到资金的青睐。
此外相信一直有跟踪本栏的读者们应该记得我在拜登当选总统之时,也曾在本栏发文,认为美元正在构建一个大型的底部。近日美元再次触底后强力反弹,除了整体市场认为美国退出量宽政策的因素以外,假如观察2021年12月的欧洲美元期货合约与2023年12月的合约价差作为指标的话,目前市场实际上甚至认为美国会加息达到3次之多(而不只是FOMC点阵图预示的2次),难怪美汇指数说时迟那时快已经站上9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