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党主席安华的夺权计划目前尚未成功,反映的不仅是安华个人的局限,也反映我国政治改革的困难。一再将问题“个人化”,或许无助于我们认清我国现实政治的局限,其中包括了各个政党之间磨合的设限、政治思维的困滞和各股体制内外势力的牵制。
虽然说政治版图一再变化,但有些政党和人物是几乎不可能在同一阵营合作的:马哈迪和安华应该不会再度合作、伊党和诚信党不大可能和好、行动党和巫统很难化敌为友、砂拉越联盟也拒绝跟行动党合作等等。
安华变天计划遇阻,也让之前一直怪罪安华无法凑足人数的行动党领袖意识到安华拉不到足够人数的其中一个主因,就是因为希盟里头有行动党。
安华变天计划的过程,也折射了马哈迪影响力的式微。先有诚信党领袖胡桑慕沙的抨击,后有行动党领袖蓝卡巴星的批评;早前其爱徒赛沙迪选择不加入斗士党,后有马智礼被传支持安华任相;马哈迪的声望和威信大不如前。
近几年,安华获得相对兼容及温和伊斯兰政治势力如诚信党、伊斯兰青年运动和伊斯兰友好协会的支持,却面对更为右倾的穆斯林党团如伊党和穆斯林联合会的大力反对、马来民族主义者包括巫统领袖和马哈迪等人的阻扰,还有一些自由派马来人如西蒂卡欣的不满。
宏观一点来说,安华无法任相在某个程度上反映多元政治和温和伊斯兰主义虽然不乏支持者,但始终无法成为主导和引领我国政坛的最大势力。
相对世俗的马来民族主义才是主宰我国政治最高领导的关键势力。因此,以前国阵时期主导的就是巫统,希盟执政时期当首相的是土团党的马哈迪,国盟夺权后的首相慕尤丁也同样来自土团党。伊党现在虽然是执政联盟成员,无论是国会议员人数还是政策决策权低于巫统和土团党。
马来民族主义没退却
由于马哈迪摆明不支持安华当首相。因此,安华要凑足支持人数,就得拉拢三个马来民族主义政党,也就是巫统、土团党和斗士党,或这些党内个别议员的支持。这是马来西亚的政治现实,要执政就必须容纳马来民族主义势力。这也解释为何安华不惜跟巫统的一些有争议性人物合作,为何在上届大选希盟为了执政冒险跟马哈迪合作。
虽然巫统现在不再一党独大,但马来民族主义势力其实没有退却;巫统的分裂和式微反而让更多马来组织和个人以“捍卫马来穆斯林权益”之名崛起。因此,维系马来人政治主导的不仅是马来政党,也包括一些马来非政府组织、穆斯林传教士、既得利益的商业精英和推崇马来民族主义的专家学者等等。
希盟三党固然可以走捷径,争取马来民族主义政党或个别议员的支持来夺回政权,但那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希盟的内部矛盾,也让政局更加充满变数。安华固然可以跟巫统的一些议员合作,但他多年来建立的多元政治和改革者形象就会破灭。为了重新执政,行动党固然可以跟马哈迪或东姑拉沙里等人结盟,但该党就很难再大声提“新马来西亚”口号了。
或许,希盟三党回到初期的合作才是相对稳固的,就算无法拿回中央政权,但它是一个相对有凝聚力和容易达成共识的联盟。三党可以在稳住基本盘的情况下,一边耕耘基层和开拓票源,一边打造和宣传更为进步的政治论述,为未来重新执政铺路。希盟三党也可能需要让更年轻和更有活力的领导人接棒,安华、林冠英和末沙布的组合看来已经走到了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