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历史不能选择,现实可以改造》一文在《东方日报》名家版刊登后,8日,马哈迪长篇大论“马来人问题更大”(华文报头版头条)。归结起来,马哈迪要表达的是:“土团党是一个马来人的政党,责任是保护马来人地位”;比起“统考那丁点问题,马来人的问题更大”;所以,保护马来人地位”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请记住,这是马哈迪不打自招的种族主义供词,不是什么人强加于他的。
马哈迪越说越糊涂了,竟然到了“有一天马来人会变成住在森林的野人”?!且看他的糊涂逻辑:“一直到现在,马来人并没有住在大城市,因为贫穷,他们卖掉城市里所拥有的昂贵土地。物价高,他们迁出城市,住在乡区。过后他们所住的地方又城市化,他们又搬到森林的边缘。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马来人有一天会住在森林里”!
如所周知,城市化(即资本主义化)是历史的规律,是进步的现象,世上无人可以选择或更改或违背这规律。正因为城市化,住进城市的马来人人口越来越多,有统计马来民族的城市人口高达75%。“存在决定意识”,拜城市马来人与城市华人、印人同时觉悟之所赐,导致509推到了贪婪的种族王朝──巫统,始有与希盟结盟的马哈迪及其土团党“意外”的“临门一脚”的精彩表演,马哈迪成了“英雄”。
社会两极分化史
马哈迪应感激华马印三大民族同心同德所建立的历史丰功伟绩,反而责难城市化,无知?老懵懂?另有议程?
其实,驱赶马来人变成“森林野人”的,不是华印族,首先是“马来人保护者”马哈迪自己。难道不是被尊称“发展之父”的马哈迪,在其第一任首相期间以其“财主抽佣制”方式迅猛的推进城市化,将马来族一小撮官僚达官贵人致富,大部分马来人却被驱赶到城市,在城市受苦受难?
一部马来西亚独立后的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社会两极分化史,就是各民族不断贫困化的历史,无论城市或乡区人口。这种灾难的制造者难道不正是马哈迪为政治代表的一小撮官僚大人?
尤有进者,马哈迪的无知与傲慢,有意无意间粉饰了其殖民旧主人在大马种下的罪孽,难道不正是英殖民主义者导致“马来人问题更大”吗?
且看历史事实,在1938年,马来民族史上第一个宣布争取独立的政党“马来青年同盟”(KMM),被英政府优惠免于注册而成立了。这个马来资产阶级第一个新政党比华人政党——同盟会,成立迟了30年,为更重要的是前者更加脆弱。
建构哲学
这表现在二战前夕KMM自我矮化,甘当日本军国主义侵马的“第五纵队”,引导日本侵略军从北到南挺进,势如破竹,以换取日本人给予它军事知识和武器,以便日军投降之日能联合马来亚人民抗日军,抗击重临斯土的英军,宣布马来亚独立。
这种“曲折救国”的方式,是与马来族此时小园主经济基础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的产物。而小园主经济正是由于英殖民者的分而治之政策造成的。
1930年代,英殖民者构建“英马双头体系”——即英国人承认马来亚为马来人所有的马来土邦(Tanah Melayu),马来苏丹与英国总督双双为马来亚的统治者。英国人宣布“权力下放”,下放的不是政治权利,仅是培养马来人成为初级工、农、渔业技术员。这实际上是新殖民主义计划,马来人仍然是被奴役的社群。马来青年同盟“曲折救国”仍然有它的正面积极意义。
马来民族比对华族的历史阶段的落差是一个客观存在,它被英殖民者利用构建了“奴才哲学”,宣扬生活在有如沙漠土邦上的马来人,如果失去英国人的打救/保护,他们将从地球上消失无踪。之所以如此,英国人认为“华人威胁”了马来人的生存,是马来人贫穷落后的原因。这种谎言与马哈迪今天“马来人问题更大论”,何其相似乃尔!
独立后的问题可以在独立前历史长河中找到答案或启示,这不是神话,是历史的规律使然。还是那句深含历史智慧的话:“历史不能选择,现实可以改造,未来可以开创”。尊敬的首相马哈迪阁下,让那无一是处的种族偏见见鬼去吧,毅然改邪归正,遵循历史规律,为509后的老百姓多造福祉,开创新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