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012年)7月,当局为了“迎接”第13届全国大选的来临,在马华头头与巫统头头精心的策划下,出笼了“关丹中华中学批文”。

笔者身为东马的一芥草民,一年来如同半岛同胞一样关心和关注著事态发展。但,由于相隔南中国海的一隅受资讯所限,对具体情况掌握可能有所偏差,因而,判断和理解或有与西马同胞有差异。

“关丹中华中学批文”出现争论至今已一年有余,华社沸沸扬扬争论,现在似乎也已告一段落。但华社由此产生的意见分歧而分裂,已难以在短期内修补,特别是董总与关丹中华中学董事会和昔日并肩与之为华教抗争的战友——教总的裂缝尤为严重。华社的分裂与分化已成为半个世纪以来,图摧毁华教势力所不能起的作用。

关中批文的实质

就事论事而言,关中“批文”实质上是批准设立一所新的国民中学。因为象征著一所学校性质,根本在于课程和媒介语。试看批文要害:

3.7获批准的课程

3.7.1课程详情——课程:中学综合课程(KBSM);

中学标准课程纲要(KSSM);

年级:中一至中六;

认证机构——马来西亚考试局:1.初中评估考试(PMR)

2.大马教育文凭(SPM)

马来西亚考试理事会:大马高级学校文凭(STPM)

KBSM/KSSM媒介语:国语。

8.这所学校获批准的课程是国家课程,即中学综合课程(KBSM)/中学标准课程纲要(KSSM)。教育部已受到通知,这所学校也会教授国家课程以外的科目。

没能获得独中批文

白纸黑字列出:课程是国家课程,媒介语是国语。这样学校与现存国民中学没有性质上的异样。但华社要是按“批文”建立的学校,唯一可利用的是:“这所学校也会教授国家课程以外的科目”,这一不起眼的一段文字。

当我们了解“批文”实质的当儿,联系到教育法令和相关条例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批文不能如华社所愿望的结果。

首先我们看《1996年教育法令》第17条:“除了在第28条下设立的国民型学校或者在部长所豁免的教育机构外,在国家教育体系中所有的教育机构,都必须以马来西亚文作为主要教育媒介语。”

何谓第28条?即“在本法令条款的约束下,部长可以设立国民学校及国民型学校,并维持这些学校。”这就是说“国民型学校”——华校,要继续使用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就必须由部长给予豁免。但部长可以在第14条下所赋予的权力:“随时可以取消这项豁免”。

在《1996年教育法令》下,独中不属于国民型学校,属于何类型?法令没有明示。看来只能属于“其他学校”这一类了。

其次,我们再看近二、三年来,官方在申请复办关丹独中时的回应:

1.2011年1月7日,教育部通过教育部官网在关于华社促请教育部尽速处理关丹复办独中的声明时说:教育部目前及未来都不考虑在关丹设立独中的申请,因为政府的政策是坚持现有60所华文独中的现状;设立华文独中并未反映整体教育概念,而华文独中没有使用教育部的课程,不符合国家教育政策。

2.2011年10月24日,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在国会说:“《1996年教育法令》第16条规定,只有三种教育机构可获准成立,即政府教育机构,政府资助的教育机构与私立教育机构。”“有鉴于此,在有关法令下,是没有任何条文可以使用建立一所与原有华文独立中学特色的新独中或分校。”“尽管如此,在《1996年教育法令》下,札第15条下,60所华文独中将操作及维持现状。”

3.2012年5月22日,慕尤丁又说:“鉴于教育法令和政策以及过去和历史协议,华文独中的数量维持不变;除非修改教育法令和政策,否则身为教育部长的他没有权力对开办关丹独中做出决定。”

4.2012年6月14日,慕尤丁再说:独中维持现状或不增加数量,是华文中学改制时期各方面的共识,华文独中如要增加(数量),就需要改制成国民型中学。

我们从相关法令到官方和部长表态,于是乎,华社要增办一所名副其实独中,机率等于零。

然而,从现象到实践结果来看,根据半个世纪以来华教运动和抗争经验来看,特别是近年来政治大气候的变化,华社在别无选择下利用批文创办关丹中学,应有可取之处。因为如果拒绝批文或退回批文,就无机会办一所华社“想要”的学校了。既然下有马华头头,上有首相纳吉等口头上都说关中可教授独中课程,那就将计就计,在“可教授国家课程外的科目”下,办一所双轨学校吧。退一步说,让关丹华社去承担一些风险,去搏一搏,反正以方天兴为首的华裔财团,去筹一笔数千万元的建校款项,并不困难。

双轨制与统考

当关中办起双轨制后,学生就要参加独中统一考试。但,这又是一个面对争论的问题。我们知道,从一开始,董总领导人就声称:拒绝关中学生参加统考。理由是统考是一项独中“内部考试”,关中非独中,所以不能参加统考。乍看起来,这个理由是坚持独中办学的大原则,为保证独中不变质的武器之一。

但是,关中学生可以参加统考与否,似乎言之过早。“听其言,观其行”吧,判定关中生是否参加统考,应根据其教学课程和媒介语,此其一。其二,所谓“内部考试”问题的说词,深值得商榷。董总或是以《1996年教育法令》第69条来拒绝关中生参加统考。该条文规定:任何学校(教育机构)不可以擅自举办任何(公开)考试,除非获得考试总监的书面批准。

统考是“内部考试”,没有白字黑字法律规定。事缘1978年首办统考时,遭受时任教育部长马哈迪的威胁与警告。时任董总主席林晃升以无惧无畏的精神,据理力争,坚持办统考。后教育部内部有意见说,“只准在籍独中生参加的内部考试”——这就是“内部考试”的由来。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解读的话,关中采取低调的教授独中课程和使用华语为教育媒介,同样,也低调的参加统考,应有条件,有机会的如同60间独中一样参加统考了30多年而平安无事。统考由独中工委会的考试局举办,开放给全国60间独中参加,可被定义为“内部考试”这本是一项“微妙”之词!董总若一味拒绝关中生参加统考,似乎难以令人信服。

特别令人感到遗憾的,董总考试局,没有一项参加统考的制度规范。即参加统考者须具备什么条件,包括授课年级、参考课目、考试媒介语等等。为什么二、三十年来可存在一项令学校变质的媒介语(数理和史地科)选择考试?令人困惑。

勇于挑战法律框框

华教工作者,在马来西亚的政治环境下,一方面在持续抗争单元教育政策和坚持捍卫民族文化教育原则下;并敢于揭露各种隐藏著倒行逆施政策的同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善于利用政治演变的微妙局面,打破法律框架,争取华教发展的最大空间。诸如:宽中的“附加课室”而办分校;新纪元学院的教学和行政的需要而办华语为主要媒介语的学院。

华教运动发展至今,其领导人特别需要有当年林连玉、林晃升、沈幕羽等一批先辈们的胸怀、远见、智慧和勇气,敢于冒险,敢于斗争和敢于牺牲的精神。近数年来董总威望今非昔比,希望董总领导层醒悟和好自为之。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在海滩卖饮料遇暴雨 女小贩不幸被树倒压死

阅读全文

水淹半个车身 Bezza女司机冷静开车涉水而过

阅读全文

身体不适申请延长病假被拒绝 女员工上班20分钟晕倒终不治

阅读全文

在泰国遭夫推下悬崖轰动一时 女子宣布平安产子

阅读全文

国家元首访华

阅读全文

【马哥打补选】柔大臣狠批阿兹敏散播仇恨政治

阅读全文

东方文荟:今天拆大埔明天拆政府

名家

大埔是台湾苗栗县竹南镇的一个里,因科学园区扩大开发案,政府在当地实施土地征收、强拆民居及摧毁农田,引起民众抗议。较之近日...

阅读全文

东方文荟:学术剑客之途径

名家

近日与朋友见面,谈及硕班到博班的转变,大抵是愈往故纸堆中钻,收获愈多,心得愈多,心境愈平淡踏实。若时间长河中我们能抓住的...

阅读全文

杨善勇:两任首相,两朝恩怨

名家

第四任首相敦马哈迪医生的心里,确是不满接班的阿都拉。回忆录《医生当家》(吉隆坡:MPH:2011)最后的一章〈传统与未来...

阅读全文

学好语言学才搞规范化--给杨欣儒一剂消化药(下)

名家

第三、《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依据“异形词整理表”,那份整理表的份量是你那个“冰雪霜”可以比的吗?其严谨性虽然仅说“推荐”,...

阅读全文

搞好语言规范才纠正别人──给杨欣儒一剂消化药(上)

名家

果不其然,杨欣儒明显是消化不良;其回应之颠三倒四,竟与旁某人是一路的,兼之二人的理解能力还真是有一拼,胆结石一样硬是点不...

阅读全文

反思华教领导核心

名家

我国是多元民族国家,华巫印三大民族都是争取国家独立的建国功臣,我国的辉煌历史离不开各族的存在与贡献,而多源流教育体系是马...

阅读全文

谢诗坚:种族政治左右政局

名家

马哈迪在《医生当家》的回忆录中用两大章节来描写安华依布拉欣这个人。在文中他评论安华为什么要加入巫统:“因为在巫统党外,他...

阅读全文

政坛内举不避亲?

名家

旅游部长纳兹里委任自己的儿子成为“特别助理”,引起争议。但部长坚持到底,首相纳吉也给他支持。表面上看来,事件到此为止,没...

阅读全文

孙和声:大马经济政策演变小史

名家

一国的发展模式与经济政策,向来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得随著国内外条件的变化而调整。只是,能调整多少,则常取决于政治因素。就...

阅读全文

马华勿原地踏步

名家

今年505全国大选,号称“世界第三大华人政党”的马华公会,不但输到令人大掉眼镜,而且还获得了7-11便利店“美誉”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