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又再出版他的新著《李光耀观天下》。若从英文书名来看,那就是一个人的观点(One Man's View of the World)。不论是一个人的观点或是李光耀经验谈,都没有太大的差别,因为它毕竟是李光耀的个人“真知灼见”。

目前已是90高龄的李光耀(诞生于1923年),一生出版过不少的单行本,其中较引人注目的是《李光耀回忆录》(两巨册)、《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和《李光耀: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等。而最近的这本《李光耀观天下》也不可避免地触及国际与区域的政治课题;尤其是关于马新之间的敏感课题。也因为这样,它自然引发反弹。

例如,李光耀不忘批评马来西亚的种族政策造成人才外流,虽然马来西亚尝试吸引人才回流,但李光耀认为稍迟了。在这方面,他也指出新加坡的移民中,有40%是来自马来西亚,他认为新加坡的经验可以成为借镜。不过他坦诚,自1965年后,马新的政策已各自表述。

很显然的,李光耀对于马新的分家有无限的感慨,因为打从他在1954年倡组人民行动党以来,他就认定新加坡的命运是与马来亚分不开的。因此他的政治斗争目标也一直希望新加坡能重新与马来亚结成一体。

左翼力量蓬勃开展

虽然马新于1948年在政治上分家,但两地的人民仍然正常往来,不因分家而分道扬镳。在当时,左翼的政治力量正蓬勃开展,不承认马新分家的现实。因此李光耀在50年代的斗争是与左翼势力相结合的,更在1959年领导人民行动党在大选中获胜而成为新加坡自治邦的总理。不过李光耀与左翼阵线的“蜜月”在短短的两年后宣告结束,左翼势力在林清祥领导下从人民行动党分出去而组成社阵。在此时,李光耀开辟了两个战场,一个是与左翼阵线周旋;另一个则强烈地希望把新加坡重新纳入马来亚而与马来亚的右翼阵线(以巫统为首)进行明争暗斗(马来亚联合邦在1957年已取得独立,新加坡仍归英国管辖)。

1961年马来亚首相东姑提出有意扩大版图推动马来西亚概念后马上获得李光耀的附和,他十分努力地要通过马来西亚联邦的组成而使新加坡也成为独立国家的一部分。在李光耀看来,新加坡的生存除了重新加入马来亚外,别无选择,因为新加坡既没有资源也缺乏土地,独立是不可思议的事。

就这样,新加坡经过一波三折并在大选中压倒社阵后,而在1963年9月16日成为马来西亚其中一州,另两个州是沙巴和砂拉越(这一届的大选,李光耀巧妙地安排在1963年9月12日提名,而在9月21日投票,这就是说,提名日时马来西亚尚未成立,投票日时马来西亚已成立。这样一来,反马来西亚的社阵已处于不利的地位。果然行动党夺得37席再次执政,社阵只取得13席,反客为主计划失败)。

李光耀在加入马来西亚后,也面对政治阻力,不但不被联盟承认为执政党一员,其国会议员被排到反对党一边,而且也无法在中央政府内取得发言权。

在这种情况下,李光耀的两大动作是(一)在1964年决定派出象征性的候选人在西马试探其政治力量,并提出了“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的政治口号。(二)设法取代马华公会在联盟的地位,以便也成为中央政府的一部分。

虽然李光耀有此主观愿望,但当年时局有利联盟,因印尼鼓起对抗,不利左翼社阵,也同样未认为人民行动党是取代马华的政党,于是联盟大捷。随后联盟与李光耀的关系恶化,更相互指责对方行种族主义而闹上法庭。

在局面无法缓和下,新加坡在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这绝不是李光耀所要看到的结局,因为李光耀在当时的困境是“走上一条没有路标和茫无目的的道路”(李光耀语)。

独立之后,马新虽减少针锋相对,但已是花开两朵,各展风采。一朵是人民行动党继续在新加坡当政,几乎未逢敌手。李光耀运用有限的资源,而开拓无限的脑力指挥,将一个弹丸小国新加坡发展起来。新加坡总面积只有715平方公里(填土后形成),有两个半槟岛之大(槟岛面积293平方公里),若连威省算进,则槟州比新加坡大,整个槟州土地面积1031平方公里。由于新加坡创造了奇迹,以致它的国家虽小,但却已纳入先进国的水平。

李光耀批民联结构

另一朵则在马来西亚脱胎换骨成“民主行动党”,于1966年取得注册。经过40年的打拼,民主行动党终于发展成马来西亚最大的反对党(拥有最多国会议席),更在槟雪成为执政党。这种成就是李光耀始料未及的。

当然如果当年新加坡没有脱离马来西亚,今天的政治形势是如何我们无法想像和预料。今天的民主行动党虽然与人民行动党了无关系,但若将之视为有所关系的话,又似乎已“实现”李光耀当年的雄心取代了马华公会(今天的民主行动党有38个国席,马华只有7个。若新加坡未退出马来西亚,行动党取代马华并非是不可能的事)。

从这边来分析,马来西亚也因为存在种族主义的政治,才有今日的分割局面,马来人大多支持巫统,非马来人倾向支持民联,华人更是倾向行动党。因此不论是国阵或民联,它们都无法打破这种局限。

正因为这样,李光耀也直截了当地批评民联的组合存在结构的问题,一旦主政中央就会浮现不协调的矛盾,同时在政治结构上,民联即使上台也与国阵没多大差别,同样是马来人掌控政治核心,不能废除马来人特权等。

李光耀是在2008年308政治海啸后刻意地访问马来西亚十余天,用他的独特的政治眼光看时局。经过5年的考察,李光耀得出自己的结论,而给民联带来一定的冲击,难怪安华形容李光耀是过气人物,看问题也过时不中用。即使卡巴星也促请李光耀看管好自己的国家,不要对别人指指点点,还有行动党的新生代也有批评。但我们也注意到林吉祥及林冠英仍然未即时有所反应,这说明了李光耀作为“民主行动党”的开路人,他有足够的资格发表政见和政论,也观察到民联中的伊斯兰党如果处于弱势,它就会面对马来人的批判。

这就是说,伊斯兰党正在衡量它所处的地位,如果说回巫对话又再死灰复燃,我们也不必惊讶,因为今时今日,种族政治还是居于主导的地位,除了民主行动党有明显的华人标记外,公正党的多元性则有待考验,毕竟华人在公正党内的影响力除了蔡添强较出位外,就只剩下黄洁冰和刘子健出任不显眼的官位。不是安华不照顾其他族群,而是公正党所代表的是以马来族群为主,华人归到行动党为代表也是不争的事实。由此而观之,马来西亚即使推动两线制,也脱离不了种族政治的阴影与格局。这就是李光耀带出的讯息。在可预见的将来,它还是无法消除的。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警方在枪杀案现场调查。

3辆轿车围堵疑遭寻仇 男子用餐时遭开枪射死

阅读全文

女子更换轮胎 遭罗里撞毙

阅读全文
警方连同案中父子回到案发现场进行调查。(大都会日报)

母杀女自缢案 幸存7岁男童天天问还能见妹妹吗?

阅读全文
马股今日重新走高,并重返1620点水平。(档案照)

一天急涨RM 2.02 BLD种植惊艳全场

阅读全文

夜晚用餐遭围堵袭击身亡

阅读全文

“辰星 晓月” 成全民萌宠 万众引颈盼亮相

阅读全文

政客申报财产没用

名家

日前,槟州政府的行政议员和州议员公布申报个人财产,包括当官前后的产业、投资与股票、汽车及贷款资料,以昭公信,这是件好事。...

阅读全文

“锡克”是民族名称?--看邱克威如何狡辩

名家

邱克威8月11日在《文荟》版的文章,全篇都是强词夺理和狡辩。首先他不承认对别人的著作没有妒忌和羡慕,何必要补充“反应热烈...

阅读全文

李光耀“观天下”

名家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虽已耋耄之年,志气克壮,不只多番重申其60年从政生涯的理念和方针,要后人奉为金科玉律,也持续对国际事务...

阅读全文

马华何去何从?

名家

马华公会自从505大选被打成“7/11”(仅取得7国11州的成绩)之后,似乎找不到出路,而且还勇于搞党争。像这样的政党,...

阅读全文

廖中莱的困境

名家

虽然年杪才举行党选,但情牵15号车牌的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斯里廖中莱已经迫不急待公告天下,锐意攻打总会长一职。管它505后...

阅读全文

鸱吓腐鼠--杨欣儒的“规范”只是个人建议(下)

名家

第五,关于词语理据,我一再说你这个爱玩“字面游戏”的毛病就是麻烦,包括上述例子与“冰是硬的”谬论。(那段你没看懂的“火车...

阅读全文

鸱吓腐鼠—— 杨欣儒的“规范”只是个人建议(上)

名家

杨欣儒之鸱吓腐鼠,抱著“酸溜溜”的烂肉兀自感觉良好;那部“拙作”,我不“妒”更不“羡”,只是终于明白何以面对众多批评仍还...

阅读全文

东方文荟:不认不认还需认——一个香港人侧写中国人的自我认同

名家

转眼间,撰写此一专栏快将一年了。最初的两篇文章,均为对香港人身份认同的一些个人看法,也稍稍涉及中港之间的接受问题。作为一...

阅读全文

成也Google败也Google

名家

这些年来报界文坛不时传出抄袭事件,每有人揭发或被揭发抄袭,我们除了道德谴责、呼吁道歉,通常还来不及进一步讨论,很快就在抄...

阅读全文

黄锦树的那一头舞狮

名家

最近《东方日报》有邱克威与旁观师的“舞狮”与“狮子舞”之争,我也想谈谈一些看法。我也是一名中学的华文老师,也曾教过华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