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UPU放榜,大学学额不足的争论都会重演。许多优秀学生进不了心仪科系,家长愤怒、学生失望,社交媒体充斥著

“政府不重视教育”的抱怨。与此同时,不少落选的优秀学生只能透过“开放渠道”(SATU)入学,但学费往往比UPU高出数倍,令贫困家庭更感吃力。

但究其根本,这并非制度刻意歧视的阴谋,而是更现实的原因:政府拨款不足,无法扩大UPU的学额。

这时,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政府拨款不足?难道政府不重视教育吗?其实答案很清楚:拨款不是没有,而是被过度补贴烧掉了。

便宜油价 昂贵代价

马来西亚的燃油价格在区域内乃至全球范围内都属低价。以RON95每公升2.05令吉的售价来看,我们位列全球第10便宜的国家;即便按照未补贴价2.60令吉计算,依然比沙地阿拉伯、阿曼和阿联酋等产油大国更便宜。

然而,这背后靠的并非资源优势,而是政府长期倾注的巨额补贴。财政部数据显示,RON95的补贴从2019年的29亿令吉,到2023年飙升至198亿令吉,即使在2024年仍高达184亿令吉。作为对比,2025年高等教育部的预算为180亿令吉。换言之,仅燃油一项补贴,就已超过高教部全年开支,我们花在燃油上的钱,比投入在大学教育、科研与创新上的还要多。

补贴不仅是经济问题,在马来西亚更是政治问题。历届政府长期维持庞大补贴,不只是为了减轻人民负担,更是以补贴换取选票。燃油价格被视为“民生温度计”,一旦上调便可能引发民怨、动摇政权。于是,政府往往选择透支财政,也不愿冒著政治风险进行改革。

印尼政府自2014年起便开始削减燃油补贴,并将部分节省下来的财政空间转向基础设施与教育等公共投资;中东的产油国如沙地与阿联酋,也逐步推行市场化。唯独马来西亚仍维持便宜汽油的幻象。

而这样的政策结果就是:出现了在全球范围内极为罕见的汽油补贴大于高等教育拨款的财政结构。

补贴不是问题,问题在过度

补贴本身并不是问题。在许多国家,政府都有责任透过补贴来协助弱势群体,稳定民生。

问题在于,马来西亚长期实行的却是没有目标、甚至过度的补贴。看似人人受惠,实际上却让富人、外国人、走私商,甚至商业集团同样分走了本应属于低收入群体的资源。结果是,财政被掏空,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反而得不到足够支持。

如今政府推动BUDI95针对性补贴,目的正是遏止浪费,让有限资源流向真正需要的群体,并逐步恢复财政的可持续性。有人担心改革会加重B40低收入群负担,但事实恰恰相反:针对性补贴不是要剥夺福利,而是要让每一块钱花得更有意义。今天少浪费,明天才有能力在教育、医疗和基建上多投资。

补贴带来的只是短期的舒适,却换来长期的透支。今天我们享受廉价汽油,明天孩子们可能要为教育和医疗的不足付出代价。如果现在不改革,未来连基本的公共开支都可能需要靠债务来维持。

所以补贴政策的改革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生存题。

我不希望有一天,当下一代面对已经无法持续的国家财政时,回头责问我们:你们为了今天的便宜油,把明天的未来和希望都烧掉了。

当我们享受世界上最低的油价时,也许正是我们付出最昂贵代价的开始。因为当教育经费被燃油补贴吞噬,真正被透支的,是国家的竞争力。补贴让我们今天加满油,却让明天的大学、医院和基建空空如也。

这样的真相,我们敢不敢正视?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图取自《香港01》

许绍雄出殡众星扶灵 佘诗曼含泪道别“父亲”

阅读全文
野村证券发布报告称,中国政府呼吁国民暂缓赴日本,将导致日本经济最少损失2兆2000亿日圆,国内生产总值被拉低0.36%。(法新社档案照)

中国采反制措施 日本经济恐遭重创

阅读全文
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大马人对自身财务前景的信心正在减弱,导致许多人削减非必要支出,并把重心放在日常必需品上。(档案照)

越来越担忧三件事 超四成大马人难应付基本开销

阅读全文

印度裔男子遭洪水冲走 迄今生死未卜继续搜寻

阅读全文

你好!大熊猫 “星辰 晓月”

阅读全文

【LIVE】大熊猫“辰星 晓月” 抵达动物园

阅读全文

张优杰:东盟与华盛顿站在一起才是更好的选择

八方论见

在吉隆坡举行的第57届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凸显了该地区长期陷入的经济与安全“对冲”教条的徒劳无功,而缺乏直面现实的意愿。东...

阅读全文

邓国平:罗里夺命祸不单行,执法失守才是元凶

八方论见

一宗4车连环车祸,在雪州武吉加影收费站酿成1死8伤惨剧,一岁男童惨被抛飞车底,当场殒命。警方虽已逮捕42岁的肇祸罗里司机...

阅读全文

曾志涛:AI时代的竞争力将取决于学习力

八方论见

不久前,Google DeepMind 的首席执行员 Demis Hassabis 在一次公开场合中提醒年轻人,未来最重...

阅读全文

赖芊翠:当噱头越过底线

八方论见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创意与噱头几乎成了争夺注意力的利器。社交媒体的扩散力,使任何一次“出格”的举动,都可能瞬间成为...

阅读全文

黄建通:教师是服务业吗?——教育本质与社会期待的反思

八方论见

在教育体系中,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著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育的期待不断提高,对学校和教师提出的...

阅读全文

柯福特:记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我谈华教四君子

八方论见

董教总与新纪元大学学院在2025年9月17-18日举办了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东盟十国和中国等地多位学者的到来...

阅读全文

张瀚元:失去粤语的怡保会是什么样?

八方论见

如果有一天,怡保街头再也听不见粤语,那熟悉的吆喝声、轻快的笑骂声、摊贩间的讨价还价,都将化作一片寂静。那不是声音的缺席,...

阅读全文

谢东成:“以”打六国为了谁?

八方论见

来到了9月,战火还是围绕著中东这个大战场,以色列继续围剿巴勒斯坦之馀,竟然同时攻打卡塔尔、也门、黎巴嫩、叙利亚、突尼斯,...

阅读全文

房怡谅:疫情后的新形态旅居生活方式

八方论见

大约从2024年开始,马来西亚在外国人圈子之间逐渐火红起来,包括中港台、日韩、西方社会,以及中东地区等的外国人,都纷纷以...

阅读全文

张大鹏——北京亦庄机器人热:一场资本与产业的“双向奔赴”​​

八方论见

8月,从世界机器人大会到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再到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和机器人主题餐厅开业,北京密集向公众展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