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来西亚的教育体系中,中六课程的大马高等学校文凭(STPM)长期以来被誉为“最艰难的考试”。其制度严谨,却因录取机制的缺陷,使不少优秀学子即便考获满分,也未必能进入理想的大学科系。这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士气,也使STPM在竞争力上逐渐输给大学预科班与基础课程,导致报读人数年年下滑。

然而,今年的改变为中六生带来了曙光。全国69名在2024年STPM考试中考获4.0满分的理科生,已在政府与高教部的协调下,获分配进入自己申请的前三志愿科系。这项由团结政府推动的改革,意义深远。

过去,即使是顶尖的满分生,也可能因制度与配额的限制,错失心仪科系的机会。这不仅不公,更让STPM蒙上“辛苦无用”的阴影。如今,政府承诺满分生可获录取至首三志愿科系,不只是对学生努力的肯定,也是对中六教育体系的修复。

这项改革向全国学子传达了一个清晰讯号:努力不会白费,公平才是教育的核心。另外,也为STPM恢复声誉与吸引力,避免学生与家长只把预科班当成唯一优选;通过与高教部紧密配合,建立了制度化的保障机制,减少人为干预与不透明操作。

除了满分生录取保障,昌明政府也同步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改善中六生的待遇与前景。

今年,教育部额外拨款1500万令吉,为全国近10万名中六生发放每人150令吉的开学援助金。金额虽不算大,但对低收入家庭而言是实实在在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政府的态度,中六教育在体制内有其重要地位,绝不能被边缘化。

此外,政府也在部分国立大学开设“中六课程”,让符合资格的学生提早进入大学环境,修读学分并体验校园。这不仅让中六生的履历更具竞争力,也打通了新的升学管道,补上了过去体制的不足。

教育公平一直是大马社会高度关注的课题。不同族群、不同背景的学生,都理应享有公平竞争的机会。但现实中,中六课程往往被弱化,甚至被视为“次等选择”,使许多来自基层、却勤奋刻苦的学生陷入不利处境。

如今,保障满分生录取与提供援助金,正是对教育公平的具体实践。它回应了社会对公正的呼声,也为教育体制注入新的信任与信心。

三大改革

当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六课程要全面恢复竞争力,仍有三大挑战:

其一是体系平衡,如何确保STPM与大学预科班之间能在公平的平台上竞争,而不是一再引发比较与不满;其二是资源投入,政府能否为中六教育提供更多师资与教学条件,让学生不再因环境限制而处于劣势;其三是多元升学,如何持续拓展中六生的升学途径,避免他们在科系选择上被制度束缚。

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指出:“要改变旧机制,必须一步一脚印,坚持不懈。”这句话点出了改革的艰辛,也彰显了政府的决心。

STPM优秀生获保障进入心仪科系,并非单纯的招生技术问题,而是关乎公平、信任与国家人才发展的战略决策。它不仅提升了中六课程的地位,更让全国学生看到:只要努力,就能获得应有的回报。

这无疑是团结政府迈出的关键一步。唯有持续深化改革,才能让中六教育焕发新生,让大马教育体制更加公正、完善。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图取自《香港01》

许绍雄出殡众星扶灵 佘诗曼含泪道别“父亲”

阅读全文
野村证券发布报告称,中国政府呼吁国民暂缓赴日本,将导致日本经济最少损失2兆2000亿日圆,国内生产总值被拉低0.36%。(法新社档案照)

中国采反制措施 日本经济恐遭重创

阅读全文
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大马人对自身财务前景的信心正在减弱,导致许多人削减非必要支出,并把重心放在日常必需品上。(档案照)

越来越担忧三件事 超四成大马人难应付基本开销

阅读全文

印度裔男子遭洪水冲走 迄今生死未卜继续搜寻

阅读全文

你好!大熊猫 “星辰 晓月”

阅读全文

【LIVE】大熊猫“辰星 晓月” 抵达动物园

阅读全文

程健鹏:民主的阵痛与信任的重建

八方论见

过去两个月,扎拉案牵动全国舆论。一个十三岁少女的离奇离世,引发了谣言、抗议与集体动员,社会仿佛被卷入一场追寻真相的“社会...

阅读全文

曾志涛:AI医疗陪伴崛起——全球视野与发展前景

八方论见

人工智能驱动医疗陪伴(AI healthcare companionship)正逐步走出实验室和科技展厅,走进医院、养老...

阅读全文

锺无艳:精致包装下的焦虑一代

八方论见

周末的城市,总是不缺一张张精致生活的照片。18令吉的拿铁,两百令吉的 早午餐(brunch),桌上摆盘考究,光影打得刚刚...

阅读全文

黄楚芮:教师不是退路,而是使命

八方论见

这几年,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教师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社会上依旧流传著一些刺耳的说法:有人觉得成绩不理想才会当老师,...

阅读全文

朱家健:数码资产科技是东南亚金融发展新趋势

八方论见

8月底,“比特币亚洲2025”(Bitcoin Asia)论坛在香港举行,活动吸引了来自包括马来西亚的全球一万多名的与会...

阅读全文

谢委谒:援助金是压死小企业商贩的最后一根稻草

八方论见

安华政府于726人民大集会前夕藉著国庆日主题做出宣布,所有18岁以上的国民都能通过大马卡领取一次性100令吉慈悯基本援助...

阅读全文

罗恩璇:马华与国大党的十字路口

八方论见

伊斯兰党署理主席端依布拉欣日前公开喊话,欢迎马华与国大党退出国阵,加入国盟。这番言论看似轻描淡写,却别有深意。它不仅揭露...

阅读全文

江文宏:消费税比较销售税,谁才是真正的“矛盾”?

八方论见

马华总会长魏家祥近日批评政府拒绝重启消费税(GST),却同时调高销售与服务税(SST)并推出新税,指责政府“自相矛盾”。...

阅读全文

黄婉红:《南京照相馆》:活著,还是尊严?

八方论见

看完电影《南京照相馆》,心中久久难以平静。它不是一部讲述英雄的史诗,而是一部直面普通人苦难的电影。影片没有走宏大叙事的道...

阅读全文

曾志涛:AI吞噬水电资源——提升AI素养的必要性

八方论见

生成式人工智能面世后,我们已经习惯了让 AI 帮忙回答问题或生成图像,却很少想过这份便捷背后的代价。研究指出,一次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