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驱动医疗陪伴(AI healthcare companionship)正逐步走出实验室和科技展厅,走进医院、养老院乃至普通家庭。根据大视野研究(Grand View Research)的数据,全球AI医疗陪伴市场在2024年的估值已达281.9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1407.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8%。

从全球范围来看,北美在AI医疗陪伴领域占据领先地位,2024年的市场份额达34%,而亚太地区则是增长最快的区域。

在应用模式上,AI医疗陪伴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心理健康支持,例如Woebot Health和Wysa,这些平台结合认知行为疗法(CBT)、人际取向心理治疗(IPT)等循证框架,为用户提供全天候情感支持与干预。

第二类是老年护理与物理辅助,例如ElliQ 3.0,利用生成式AI进行自然对话,帮助老年人保持社交联系,进行健康提醒与日常引导。第三类则是慢病管理与远程监测,例如Care.coach,将虚拟数字人与真人团队结合,定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与用药依从性。

第四类为行政与患者流程支援,例如Pingoo借由聊天机器人自动化预约、分诊与常见问答,提升医疗设施与患者互动量并减少部分门诊等待时间。这些案例展示了AI医疗陪伴可以在不同场景下缓解医护压力,并提升患者体验。

在东南亚,新加坡凭借数字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推出了多语种情感AI模型MERaLiON和心理健康平台Intellect,显示心理陪伴服务的普及。印尼的AI医疗健康市场在2023年估值为10.1亿美元,精准诊断和影像学在2023年占据了40%的市场份额,并在全国38个省份部署Azurion影像引导治疗系统,提升心脏病、中风和癌症治疗的可及性。

泰国在机器人化方面发展迅速,Dinsaw陪伴机器人可全天候在家服务长者,而由Microsoft Azure OpenAI驱动的PresScribe AI则帮助医生将文档时间减少了八成。越南的NKKTech Global等公司正在积极开发针对越南医疗健康领域的AI聊天机器人解决方案,但该国的电子病历系统的采纳率依旧只有5%至10%,基础设施瓶颈仍有待克服。

回到大马,柔佛医药保健有限公司(KPJ Healthcare)与 IBM 日前合作推出由 Watsonx驱动 的 AI 聊天机器人,用以处理预约和常见咨询,旨在减轻医院前台与客服的日常负担。本地初创如 Mediverse 推出 了AI 症状检查器,提供线上自评与分诊建议;SmartPeep 开发的 AI 跌倒检测系统可持续监测高跌倒风险的长者,一旦发现长者行动失常,会立即向护理人员发出警报;Meditel 则聚焦于搭配可穿戴设备的远端监护和慢病管理;Naluri整合了线上辅导、健康教练与数据驱动方案,向企业与个人提供心理与慢病管理干预。

我国预计在2030年进入高龄化社会,加上医疗资源紧张与人力不足,AI医疗陪伴有望缓解医疗系统的压力。这是因为AI医疗陪伴系统不仅可以在医院分流患者,减少医务人员的日常负担,还能在居家护理和偏远地区医疗中提供持续的健康监测与远程支持。

然而,若要在国家层面实现 AI 医疗陪伴的规模化落地,我国仍需克服多重挑战。首先,中小医疗机构与偏远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参差不齐,这将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与数据传输。其次,大多数的医护人员在 AI 系统操作、解读与临床运用方面仍缺乏系统性培训与经验。第三,患者的数据隐私、AI算法透明度与伦理监管也尚待强化。

因此,政府应采取更积极的策略引入AI 医疗陪伴系统。首先,我们可于第十三大马计划框架下设立“小规模示范区”或“AI 医疗陪伴试点计划”,在试点医院、养老院与社区诊所进行试跑,收集本地化数据。其次,政府应推动科研与公私伙伴合作,补贴中小医疗机构的AI软硬件部署成本,并鼓励本地初创团队参与AI 医疗陪伴系统与流行病学整合。第三,卫生部必须加强对医护人员的 AI 操作与伦理培训,以及以提升医务人员对 AI 医疗系统的理解与责任划分。

对马来西亚来说,AI 医疗陪伴系统的崛起是一项难得的战略机遇。然而,我们必须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建立完善而严格的监管机制,才能确保 AI 成为提升医疗照护质量的助力,而不是取代人类关怀的替代品。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图取自《香港01》

许绍雄出殡众星扶灵 佘诗曼含泪道别“父亲”

阅读全文
野村证券发布报告称,中国政府呼吁国民暂缓赴日本,将导致日本经济最少损失2兆2000亿日圆,国内生产总值被拉低0.36%。(法新社档案照)

中国采反制措施 日本经济恐遭重创

阅读全文
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大马人对自身财务前景的信心正在减弱,导致许多人削减非必要支出,并把重心放在日常必需品上。(档案照)

越来越担忧三件事 超四成大马人难应付基本开销

阅读全文

印度裔男子遭洪水冲走 迄今生死未卜继续搜寻

阅读全文

你好!大熊猫 “星辰 晓月”

阅读全文

【LIVE】大熊猫“辰星 晓月” 抵达动物园

阅读全文

锺无艳:精致包装下的焦虑一代

八方论见

周末的城市,总是不缺一张张精致生活的照片。18令吉的拿铁,两百令吉的 早午餐(brunch),桌上摆盘考究,光影打得刚刚...

阅读全文

黄楚芮:教师不是退路,而是使命

八方论见

这几年,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教师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社会上依旧流传著一些刺耳的说法:有人觉得成绩不理想才会当老师,...

阅读全文

朱家健:数码资产科技是东南亚金融发展新趋势

八方论见

8月底,“比特币亚洲2025”(Bitcoin Asia)论坛在香港举行,活动吸引了来自包括马来西亚的全球一万多名的与会...

阅读全文

谢委谒:援助金是压死小企业商贩的最后一根稻草

八方论见

安华政府于726人民大集会前夕藉著国庆日主题做出宣布,所有18岁以上的国民都能通过大马卡领取一次性100令吉慈悯基本援助...

阅读全文

罗恩璇:马华与国大党的十字路口

八方论见

伊斯兰党署理主席端依布拉欣日前公开喊话,欢迎马华与国大党退出国阵,加入国盟。这番言论看似轻描淡写,却别有深意。它不仅揭露...

阅读全文

江文宏:消费税比较销售税,谁才是真正的“矛盾”?

八方论见

马华总会长魏家祥近日批评政府拒绝重启消费税(GST),却同时调高销售与服务税(SST)并推出新税,指责政府“自相矛盾”。...

阅读全文

黄婉红:《南京照相馆》:活著,还是尊严?

八方论见

看完电影《南京照相馆》,心中久久难以平静。它不是一部讲述英雄的史诗,而是一部直面普通人苦难的电影。影片没有走宏大叙事的道...

阅读全文

曾志涛:AI吞噬水电资源——提升AI素养的必要性

八方论见

生成式人工智能面世后,我们已经习惯了让 AI 帮忙回答问题或生成图像,却很少想过这份便捷背后的代价。研究指出,一次简单的...

阅读全文

柯淼淼:忠诚,违反人性的伪命题

八方论见

最近,吉兰丹一名医生被拍到在车内与人妻举止亲密,视频被女子丈夫公开,引发热议。有人骂渣男,有人骂小三,更多人感叹婚姻不可...

阅读全文

张溢豪:城市翻新,不能只有推土机的逻辑

八方论见

马来西亚《2025年城市翻新法案》即将闯关三读,民间反弹声浪却持续升高。两大团体在国会外交接备忘录,朝野议员也到场声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