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2018年全国大选半年多前的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宣布批准增建10所新华小及搬迁6所微小,正是所谓的10+6建校与迁校计划。其中9所新华小更是以我国政治界、教育界和商业界的华裔先贤命名,纪念他们的事迹与功绩,当时在朝的马华公会宣称这是政府对华社贡献的认可。

事实上,在10+6计划推出之后,截至2018年全国大选之前,并没有任何一项相关的建校或迁校工程列入大马计划中的滚动计划以期落实。这意味10+6计划谈不上是真正周全的计划,除了给予建校和迁校的批准信,并未实际处理校地与拨出经费,怎样执行、何时完工等核心问题都没有具体的著墨。

简单来说,一直让马华沾沾自喜的10+6计划,其实就如庙宇未有一砖一瓦,却先做匾额、请神明。马华企图先借10+6计划熬过大选,未来五年的选举周期内再想办法建校与迁校,就算只完成2、3所,也可以在下一场大选扬武扬威。这算盘最终打不响,2018年发生了改朝换代,马华纯粹为选举制造的幻象,成了之后希望联盟政府乃至今天团结政府认真扛起的政治责任,尤其是民主行动党。

完成建校绝非朝夕之事,过程包括物色适合的校地并向州政府和土地局申请、拟定工程量清单、编列预算或寻找经费、公开招标遴选承包商、兴建校舍前向地方政府申请规划准证(KM)、提交建筑图测,还有在校舍建成后须获取完工与合规证书(CCC)才能让学生安全开课。10+6计划之所以空洞,是因为没有就这一系列问题做出事前考量并制定执行方案,也没有设下完工的目标日期。

姑且不论喜来登政变与新冠疫情造成的重大影响,以上每个环节本来也难免会有一些技术问题需要来回调整,一旦疏于监督和跟进,时间稍有拖延便会增加工程所需成本,致使建校事宜迟迟无法顺利进行。过去数十年来,这种情况不只有华小,国小和国中工程遭延误也相当常见。

如今团结政府展现决心和诚意,教育部出手与各方面协调,加速推进建校与迁校的各项必要程序,逐步落实10+6计划。团结政府2022年成立至今的24月内,10+6计划当中再有2+2所华小的建设得以实践,新华小有分别在今年5月和12月动土的雪州征阳华小与金务大湾华小,迁校方面则有2023年6月动土的雪州礼仁艾美娜华小(原森州礼仁园华小)及今年6月开课的柔佛培才华小(原吉打培才华小)。

至于尤为关键的经费问题,团结政府采用“捐资建校”(Derma dan Bina)模式,在有限的政府资源中找到突破口,由发展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CSR)共同合作建校,加快实现10+6计划的动力。如此一来,政府可以腾出更多资源转投在师资培训、教学设备、学生活动等等,从而提升华小整体的质量。

然而,新华小纪念华裔先贤的校名被改一事,给马华逮到机会无限上纲攻击行动党抹杀历史和前人贡献。殊不知,马华先请神却无庙的做法,把华裔先贤的大名用于选举,如今还不断炒作更改校名课题捞取政治资本,这些行为才是对先贤极大的不敬。

10+6计划从马华的空洞承诺,到团结政府的实干成果,把空中楼阁变成实实在在的华小,说明了华教的建设必须摆脱形式主义。教育部的挑战在于如何有效整合政府内外的力量与资源,确保华小的永续发展才是传承华裔先贤精神的实际行动,并非借由校名就能体现。期待陆陆续续有更多华小动土、开课的好消息。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亚航空少莫哈末努阿菲吉在车祸中不幸丧命。

【拖格罗里爆胎撞3车酿5死8伤】亚航空少不幸罹难 妹妹:哥哥曾为梦想重考SPM

阅读全文

一家三口被超速司机撞死 六旬母扫墓:我们没有后代了!

阅读全文

不孕网红求子2年终怀孕 分娩并发症猝逝

阅读全文
诺雅蒂卡(右起)与丈夫依祖安的往年开斋节合照,如今一切只剩回忆。

开斋节丈夫却不在身边 女子难过无心过节

阅读全文

面对繁杂索赔程序 "我很乱"

阅读全文

不帮忙就闭嘴 什么都要批评

阅读全文

萧宏达:从韩国戒严令 回顾大马“自我政变”

八方论见

12月3日,韩国总统尹锡悦突然宣布戒严、要求军警封锁国会,甚至想要逮捕部分国会议员。这一行为明显违反三权分立的原则,被认...

阅读全文

赖芊翠:满街的杀手

八方论见

近年来,随著送餐行业的迅猛发展,送餐员的增加导致路上摩哆数量急剧上升。这些摩哆以其灵活的机动性为城市生活带来了便捷,但也...

阅读全文

徐向楠:财产申报成“焦点”

八方论见

官员存在贪污问题一直是国家最为致命的隐患之一,根据2023年国际透明组织的全球清廉指数的报告中可以知道,马来西亚在202...

阅读全文

朱家健:大马旅游业升级可以与中国澳门优势互补

八方论见

2024年,马来西亚旅游业屡获丰收,在全球热点排名、接待国际旅客人次、旅游业对经济贡献均交出了亮丽成绩,其中,中国访马游...

阅读全文

赖芊翠:翩然如风,归于自然

八方论见

琼瑶以翩然之姿告别尘世,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讨论。一派认为她有权选择自己的生命终点,这代表了个人自由,不应成为他人评头论...

阅读全文

黄大志:马来西亚的缅甸外籍劳工

八方论见

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国家之间因发展水平差异导致的比较优势不同,就形成国际产业分工的迥异。分工和专业技术化的高低层次...

阅读全文

高子婷:旅游信任危机与文化平衡

八方论见

近期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及文化部长张庆信指出,在出访中国及日本期间向对方致歉是针对近期外国游客在大马发生的旅游巴士事故。作...

阅读全文

徐向楠:政府的“速度”与激情

八方论见

水灾已成为马来西亚每年雨季最常见灾难,季风性强降雨年年都会迫使数以万计的人被迫撤离家园。水灾不仅会威胁到民众的生命财产安...

阅读全文

曾达卫:国盟议员“人才济济”

八方论见

有时候,国盟政治人物的言论让人怀疑他们是否真正为民服务,抑或只是把议会当成了脱口秀现场。吉兰丹州行政议员卡马鲁丁和土团党...

阅读全文

谢委谒:治水须是超越政治的长期战略任务

八方论见

我国的年末水灾问题再次敲响警钟,今年受灾人数已超过14万人,灾害范围从传统的东海岸扩展至全国多个州属,显示水灾的威胁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