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候风季节如约而至,媒体不吝报导滂沱大雨与汹涌洪流造成的祸害和灾黎人数,情况堪忧。水患从未缺席我国。虽说季候风带来的水患是自然规律,但因人类的忽视与短视发展,灾情频频升级。当全国上下为如何治理水患争论不休时,季候风的周期往往已接近尾声,风雨渐歇,人们得以松一口气。然而,这种短暂的平静背后,隐藏著多年未解的隐患与疏忽,是灾民无奈的“习惯”,更是治理责任的缺席。
季候风带来的暴雨从每年11月持续至次年3月,如一场自然界的轮回,掀起山河动荡。然而,随著季候风消散,人们的关注逐渐转向日常事务,“治理水患”的呼声也随之沉寂。水患似乎成了一种“年度事件”,每年按时上演,却没有真正的结局。今年的灾黎人数一度接近15万人,映射出防洪措施的滞后与生态破坏的恶果。
我国对水患的应对,常常流于救灾与善后。一次幸免于水患,或许是幸运,但幸运之神是否会年年相伴?与水患的每次抗衡,究竟是运气的豪赌,还是在为未解的问题“埋单”?
对于年年受灾的群众而言,水患已从恐慌变成了“习惯”。他们学会了快速收拾家当、疏散家人,在水退后迅速重建家园。这样的“习惯”,是一种无奈的生存策略,更是对改变失去期待后的麻木。久而久之,累积的怨恨和愤怒也会形成一股洪灾。
但这种习惯的形成,是否反映了社会的集体失败?灾民的麻木掩盖不了事实:排水系统早已超负荷,森林砍伐和山坡开发进一步加剧了水患的威胁。而治理制度的短视与应急思维,更是将水患从“天灾”推向“人祸”。
警钟长鸣,何时才停?
季候风带来的水患虽为自然现象,但其灾害绝非不可缓解。古人虽将洪水归因于共工之怒,却从未停止驯服江河的努力。今日科技资源远胜于古时,为何水患问题仍无解?原因在于我们治理思维的滞后,过度依赖灾后补救,却忽视灾前预防与长期规划。
季候风退去后,水患的阴影并未远离。继续依赖侥幸生还,终有一天幸运会耗尽。水患的治理不仅是基础设施的完善,更考验治理能力与社会责任。当家园再度被毁,我们是否会问自己:这是最后一次吗?若答案仍是否定,那我们习惯的究竟是天灾,还是对改变的逃避?
荷兰通过“给河流留空间”政策和Delta Works防洪系统有效应对洪灾,浮动建筑则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降低洪水风险。中国的“海绵城市”计划利用雨水滞留系统、生态恢复和智慧排水监控,显著减少了深圳和武汉的内涝问题,展现绿色与科技结合的治理成效。也许我国的水患问题或许无法在短时间内根除,但是否能效仿其他国家的水利治理方案,将自然洪流化作发展的动力,与其共存,而非沦为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