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色海选举成绩出炉,这也意味著第15届大选正式落幕。国盟候选人拿督阿兹曼以1万6260的多数票高姿态胜出。
按选委会,这次投票率约68%,意即约9万1416选民出来投票,而国盟候选人得到了过半的5万1637票。
回顾上届巴东色海选举,希盟在7万0084总票数中拿了3万1724票,占了45%支持率,接著是伊党的33%以及国阵的22%得票率。
而这次大选,国阵候选人让路给希盟候选人,直接对壨国盟候选人。以上届选举推演,希盟加上国阵的选票理应过半,可以轻易过关。
然而,国盟在国阵及希盟夹攻下,得票率反而从上届的32%飙升至56%。这次选举成绩不会影响团结政府的政权,但是背后的讯息却是非常强烈的。
新政府祭出的严查前朝国盟挪用政府6000亿资金,以及警方传召伊党主席就其言论问话似乎并未影响国盟支持率,反而可能让支持者诠释为政治打压,推高了挺国盟的意愿。
初步的推测,国盟狂胜,明显是因为国阵受邀组政与巫统主席阿末扎希被委以高职。大部分选民无法接受席位次于希盟的国盟无法组政,反而败选的国阵成为了团结政府的一员。
更甚的是,官司缠身的扎希被委任为副首相,让马来选民怒火中烧,在巴东色海选举选择了“教训”新政府。
无法阻挡国盟
其次,多名在全国选举中败选的候选人,通过上议员管道被委任为部长,被不少网民调侃为“后门”部长。而在党选与大选都失利的赛夫丁,却受委为高含金量的内政部长,任人唯亲的举动令许多人诟病。同时,首相兼任财长的动作,也与希盟之前的分权制衡理念不一致。
为了减缓国盟的攻势,团结政府这次只委任4名行动党议员出任部长,但仍然无法阻挡国盟的压倒性胜利。
所谓以直错诸枉,则民服,以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要挽回民意,团结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必须任人为贤,及确保司法公正,杜绝行政干预司法,展现打贪的决心。
无论如何,我们应该对团结政府的部长减薪,减低生活成本,打击贪腐与公开招标等意愿给予肯定。团结政府的挑战是如何在未来数年将这些举措贯彻于庞大政府机关的各个单位,以重塑政府的廉政形象。
希望新政府能够以此为鉴,有效施政,切忌虎头蛇尾与表里不一,否则被绿海啸席卷时,别怨天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