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9日,这是一个独立后真正属于全马来西亚人的纪念日。在经历了安魂不定的夜晚,选举委员会的不断拖延,网络上亦真亦假的传闻,国内政坛彻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平稳地完成了政权轮替,达到了久违的“两线制”。还记得当时被家中长辈劝阻不要到街上大事庆祝,可想到当年的暴乱在他们脑里依然历历在目;现在看回去,那还真是一个心情复杂的夜晚!
正所谓战场上无所不用其极,没有人会希望成为输的那一方。犹然想起国阵在选举前的苟且偷生,先是颁布反假新闻法令,再把大大小小的选区重划一遍,甚至把投票日设定为周三,却还是对选情回天乏术。
两族没有沟通平台
但重点来了,战是打胜了,可马来西亚人民真的赢了吗?在全民欢庆打倒贪污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检视希盟在过去一年所犯下的重大失误,以免跌入一个回锅的窘境。以下是个人认为希盟执政一周年来犯下的四大失误:
1.让种族情绪高涨:无可否认,目前华人和马来人之间的隔阂是越来越重,而这主要取决于两个民族对“种族歧视”的认知。很多马来人不了解为什么华人要坚持母语教育,甚至经常把统考课题跟华小的存在画上等号,使希盟政府必须在这里多下一番苦心,免得大意失荆州。
同样,华人也似乎不太了解马来人为什么眷恋特权,甚至有心要把马来西亚当成伊斯兰国来经营。这场景只能说是鸡同鸭讲了,两族并没有共识,各方都抢著当受害者,更不愿设身处地将心比心。
语言上的阻碍,文化上的差异,这些都是希盟政府当下需要去正视的问题,从根本上来处理,而不是派火箭用华语跟华人沟通,再派土团党用国语跟马来人沟通,两族之间完全没有交心的平台,最终重蹈国阵政府的覆辙。
2.政治青蛙:希盟上任后,从一开始的坚决拒绝跳槽议员到成了政治青蛙的专属池子,这一个转变让不少的选民深感心寒。巫统的退党潮一度让人认为这纵横政坛半个世纪的大党终将瓦解,谁知笔锋一转来了一场bossku热潮,让留下的巫统成员更加团结一心。反观当初决定接收巫统领袖和党员的土团党,造成希盟日后种种的内讧,甚至导致“烈火莫熄公主”以行动表示不再参选,请缨辞退。
虽说马哈迪在希盟里是最终的“话事人”,但希盟其他成员党必须提出各自的不满,千万不要让人民开始觉得希盟里的人好像似曾相识,用选票来惩罚政府;毕竟最近的三场补选已经开始有翻车的迹象。
对中国表态恐存隐忧
3.王室角力;希盟执政一年内先后为了《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ICERD)和《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跟马来统治者闹上了,更形成对立的局面。虽然说王室不能干政,但他们依然深得民心,尤其在马来族群心里占了很重的一席之地。只要一切有嫌疑挑战王权和马来人权益的事件,都可能会被放大来炒作,甚至给有心人士上街游行的一个理由。
虽然希盟政府最后因群众压力而不签署以上两项国际约定,但已经在这角力中遭受了三重伤害(国际羞辱、土著反对、信用全失)。这或许给了新政府一个教训,马来西亚还没到每一个课题都可以讨论的开明国度,有些事收在心底就好。
4.大型发展项目不确定性:喊停了的计划再重启,就算是缩减了庞大的工程费,也难免成为一个印度煎饼(翻覆无常)的笑话。不管是东海岸铁路计划,抑或新马捷运系统,希盟都应该在做好决定后才正式发出文告,毕竟少说自然就少错。虽然很多理智的国民依然为计划的重新估价喝彩,但另一边厢的敌人却只会放大事件的处理方式,把重点模糊再抹黑。
509前,首相敦马表示纳吉要把马来西亚一点一点卖给中国,但现又积极表态欢迎中资进驻大马,为大马带来技术转移与革新及经济利益,这中间的态度转变也在马来族群种下了颗不安的种子,只怕会在来日的大选成为一个棘手课题。
一年飞絮而过,当时的反风和今日的反风却依然是直指布城。希盟到底是个合格或不合格的政府,现在下定论还是太快了,但新官们真的要步步为营,不可再被人抓住痛脚!只求天祐马来西亚,繁荣发展,国民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