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时任教育部高级顾问,被誉为“现代马来人教育之父”的阿米努丁巴基(Aminuddin Baki),在其著作《马来亚国民学校:其问题以及对课外活动的建议》(The National School of Malaya:its problems proposed curriculum and activities)提出“熔炉理论”(A Melting Pot)并建议马来亚只建立国民学校,以英语和马来语(国语)为教学媒介的教育政策,让各族子弟在同一校园学习和游戏,以便大家能够融合在一起,促进各民族的团结。这个理论日后成为马来西亚推行单元种族教育政策的依据。
《1956年拉萨报告书》进一步建议把所有孩童置于同一个校园里,并以马来语为教学媒介的“最终目标”,接著《1961年教育法令》的出炉,改制华文中学,开始改为以英文为教学媒介的“国民型中学”,过后又改为以国语(马来语)为主要教学媒介的“国民中学”至今。
“熔”为单一文化人种
随后,在“巩固国语、加强英语”的政策下,削弱了华小和泰小的母语教育本质,影响学校通过母语教育,更好更有效地吸取知识,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与优势,造成变质华小与泰小的危机。
2012年推出《2013-2025年教育大蓝图》,开宗明义要实现“最终目标”。《大蓝图》具有不利于母语教育生存与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其目的要促使全民把国民学校作为首选学校,否则就检讨家长为孩子选择学校的权利。上述政策与措施,都是“熔炉论”的再现。
其实美国“熔炉理论”的依据是:各民族都应抛弃其祖先古老偏见和传统风俗习惯,各族文化将在美国这个民族大熔炉中,熔为新的共同文化——美国文化。各族的原有文化即是这种文化的原料,在熔炉中得到提炼,在不同民族的混血,融合成新人种——美国人。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教授,也从“国家必须有核心文化”的视角,认为“核心文化论”其要素是“英语、基督教(新教)价值观”。这实际上是对盎格鲁-萨克逊种族优秀论的继承,并以此去同化他族。他强调只有主流文化去同化他族文化,才是解决“国家间和国家内部的文明冲突”的出路。
然而,在实践中反而引起了种族冲突,并付出惨痛代价。所以,熔炉理论越来越遭到学者和各族领袖的嘲笑和抨击。
新加坡政府力图将该国建设成为洽融各族文化差异的大熔炉。新加坡以英语为基础,将华人、马来人、印度人融为新加坡人,意图创造出全新的,即非西方文化,又非东方文化的新加坡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他们认识到,不容易消除各族的差异,而达到同质民族的目的,因此,转而强调民族认同和新加坡认同同等重要,也就是从“熔炉”改为“多元”,既是新加坡人也是华人、马来人或印度人等。
承认多元文化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加拿大推行同化政策,结果,引起了各阶层人士的激烈反对。该国在1971年宣布推行多元文化政策,在该政策实施下,其国内各族的关系有所改善,由于各族的文化得到尊重,人们强化了自己的文化认同,这不仅没有形成不同民族之间的对立,相反的在各族文化平等的基础上,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
美国的民族政策是经过同化政策,大熔炉政策,直到60年代,随著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取得胜利,承认多元文化的事实,多元文化政策在美国才成为现实。
当美国、加拿大等民族政策从“同化”、“熔炉”到承认多元文化的事实,其过程是付出许多沉重的代价。因此我们要认识到,政府的不合理政策、不公平对待各民族权益,其中包括经济、政治因素,才是造成国民不团结的根源。
首相马哈迪日前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说:“我以前的观念,人民只有百分之百地马来化,才能成为马来西亚人,而现在我接受的是多元族群的观念。”而前副首相安华也多次强调,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是一种国家资产,多元文化的结合能够使马来西亚更强大。
今天,饱受60多年单元种族主义政权的统治和蹂躏的人民,毅然,选择了希望联盟,寄望希盟政府早日落实多元团结政策,支持各民族发展母语和维护自己的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的权利,落实各民族互相尊重,共同进步、共享发展的民族和睦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