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从本地一家中文报章的面书专页看到一则新闻,国内一些商业组织发起了一项活动,在隆雪华堂呈现了中国明清时期的祭天大典,财团负责人更以清圣祖康熙的造型出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祭天大典”是出现在一个原本属于佛教供佛斋天法会上,新闻引起了巨大的讨论,因此小弟也来凑一脚,但在展开讨论时,有必要先让大家对两种仪式有个基本的认识。
供佛斋天法会,始于天台智者大师,大师依《金光明经》制定“金光明忏法”,供天时,诸天名位之排列,历代高德修忏,各依据而有增减不同。诸天席位也各有不同。供佛斋天举行的时间不限,凡寺庙开光、祝寿等均可举办,换而言之,供佛斋天是一个随时可举办,并无时间限制的佛教仪式之一。
中国古代祭天大典的起源非常早,从《礼记》的记载中便可发现,历代以来只有天子拥有主持祭天大典的权利,并且受到历代君王所重视。随著朝代的演进,明清时期的祭天大典已经非常成熟。而今日这些商业组织,所呈现的正是清代的祭天大典。但无论是哪一朝的祭天大典,其实都有著严格时间,地点、仪杖,甚至是整个仪式、谁负责主持祭祀都有著非常严谨的规定。
按照明清时期的礼制,君王的所祭天大典应该是在冬至,即农历十二月。即便从时间点来看,即便是春天的天地合祀或是祈谷大祀,仪式的进行也应该是在正月,祭祀的地点必须是天坛。这些商业团体所呈现的“祭天大典”,在举行的时间和地点已经出现了错误。
细节遵循古制
其次从祭品上来看,以春天的正月“春正月天地合祀”为例,仅仅是牲口要28头牛、33只羊、34口猪、2只鹿、12只兔,祀前一个月供养于牺牲所。祭天大典的前夜,由太常寺卿率部下安排好神牌位、供器、祭品。相关详细的流程在《北京志.天坛志》有详细的记载,碍于篇幅此处并不一一罗列。
当然今日的大马并无天坛,要在今日的祭天大典中摆出如此多的牲礼也有一定的困难。此次的祭天大典由于是在佛教仪式的场合下所举行,因此也遵循佛教仪式,在供品上藉以素菜来供养诸天。但正如报导所述:“每个祭祀细节遵循古制,模拟古代祭祀情景,不论祭祀的坛场、人物、妆容服饰、供品、器具、走路姿态等,都非常讲究”首先若是遵循古代的祭天之礼,供品那一关早已不合格;其次在供具上,古代的祭天大典所使用的器具都可从《礼记》中探寻,如鼎、豆、爵等。
这些器具都在报章所发表的照片中均无法得见,反而装著供品的只是一般常见,祭祀神明,或佛菩萨时所用的精美盘碗。甚至是祭天大典中最为重要的“爵”也看不到。(爵:古代用于装酒的小酒杯,古代无论是祭天、祭祖均有“献爵”之礼,今日的台北祭孔大典中依然保有这一项礼节)
在服装上,该商业团体的男性负责人,在报章所公布的照片中所穿的黄色龙袍乃是“朝服”,主要乃清代的帝皇的服饰之一,然而在祭天大典中还得在朝服外加上一件黑色的“端罩”,此为最隆重的礼服,仅用于冬至郊天之礼,除了保留了满洲牧猎的文化传统外,也有存《周礼》天子大裘冕服制度之义。
该祭天仪式在“帝皇”入场之后,由一群“宫女”扮演“藏族”姑娘来表演舞蹈。首先在明清的祭天仪式中,所呈现的舞蹈分别为干戚及羽龠,舞蹈的排列则为八佾。而所奏的乐章依序为“奉平之章”、“嘉平之章”及“永平之章”,若古代天子的祭天大典中出现藏族民族舞蹈,清代的礼部尚书不仅会被罢免判刑,甚至整个清代的礼部都可以裁撤了。
虽然发起单位确实有对清代宫廷服装做出考究,但显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由此可见,发起单位所宣称的“遵循古制,模拟古代祭祀情景,不论祭祀的坛场、人物、妆容服饰、供品、器具、走路姿态等,都非常讲究”是否属实,到了此处皆以明暸。
各别不同仪式
更重要的是,供佛斋天与祭天大典两者根本就是不同仪式。要将古代重大的礼节重现并非不可取,改掉当中不合时宜的部分也是主要的趋势。但将一个完全不同的仪式放到一起,根本就是不伦不类,如此作为不仅会令人产生误解,甚至会令人对古代的祭天大典产生了错误的认知。
再者,若要重现古代的礼仪,首先就必须要对这项礼仪有清楚的了解,然后在规划重现时才将当中不合时宜的部分进行改革,否则所呈现出来的,就是这种不伦不类,令人哭笑不得的“复古服装秀”而已,空乏形式,实际上却毫无内容。
重现古代的礼仪并没错,但除了需详细考究之外,行礼的场合也非常重要,否则就会如同这些商业集团一般,自以为重现古代天子祭天时的盛况,结果却是东施效颦,撇开以上所提的考究细节不论,单就在佛教的宗教仪式场合耍了这么一个秀,也足以成为笑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