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命之初到生命之终,生命里不知有多少的人、事、物,因为吾人“习惯了”予取予求,有些人便忘记珍惜及忽略了身旁人事物背后的“细节”或真理,甚至完全无视它……

“六四”25周年前夕,又不经意地再想起1989年春夏之交的“学生运动”,这一切不一般的血泪史,依然记忆犹新。对那场澎拜的“事件”仍颇有感触,有著更加深切的感受(强大的精神力量):天安门广场上那一群青年学子真的“很不简单”啊!你们是生命中鲜活的灵魂。你们被赋予生命原来是为了奉献——用自己的智慧,深情地爱著祖国和人民;乃至为祖国和民族奉献出身体和鲜血,这是你们的骄傲!深信,也让很多当年正值青春年华平凡的生命就此改观。作奉献需要付出精力与体力,没有良好的体质就难实现,异象不会自动成就。

当年事发时刻,笔者写过纪念文章,那是震惊、震撼中落泪,自己的一些即时感触。25年了仍无法磨平伤痛,任何具备中华民族意识的人,没人不难受;凡是中华儿女的一分子,必然永远不会忘记。

须知,那些年代,资讯传播(通讯网络)并没今时今日先进、迅速、方便。

无远弗届的国际短波广播(SW)电台,尤其是伦敦的《BBC》及华盛顿的《VOA》发挥著重要作用和极大的影响力。虽则国际广播电台缺少了录影画面,惟依然可以感受到那场澎拜的运动、那种思潮的涌动而不时忍不住哽咽落泪……其时,笔者虽则并非驻北京特派员,却也是这些国际广播电台的“特约专员”(Official Monitor&Special Correspondent):为电台节目搜集资料、撰写稿件;兼负责监听、撰写报告及提供新闻部、节目组及工程部建议等任务。当年国际间即时远距离通讯是以拍电报(By Telegraph)方式联系。时间就是生命。做一个“被需要”的人,这都得谨慎地珍惜和支配自己的时间。

据知,即便中国当局一直蓄意对《VOA》及《BBC》(节目)进行干扰,惟以上二者依然是数以万计的大陆群众最信赖的依靠。而北京就《英广》及《美国之音》强烈谴责当局干扰其广播节目则多半模糊以对。

另顺带一说,海峡两岸利用广播大打心战的年代,中台双方亦不忘相互监听对方。而台湾对大陆的广播是直至90年代中期一代巨星邓丽君逝世后才停止的。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

“六四”事件无疑很悲惨很恐怖,有些“章节”,譬如事件期间,手无寸铁的勇士王维林在天安门前的长安街上,只身阻挡解放军坦克车队前进的壮烈情景(按:“美联社”记者拍出的名垂青史兼不朽之杰作,相关照片随即在国际间广为流传。就如同笔者童年时期戒严中的“513历史事件”),依旧令人印象深刻无法磨灭。北京现今的态度也很有问题(我们国阵政府何尝不是如此呢?几十年来,不仅不准人民公开谈论“513”事件,而且将它列为“敏感”课题)。据知,在中国国内,当局对“六四”25周年纪念活动的防范和严打程度超过以往。不过,吾人仍不应因为这样就偏颇或片面地去看待历史吧!?

25年过去了,回顾和看到今日台湾道德滑坡的种种“乱象”纷沓而至,不禁联想,如果“89民运”成功,大概也不会有今天繁荣强大的中国。如果没有(发生)“89民运”,自己大概也不会那么关注中国,世界列强及先进才不会“在乎”中国……无论如何,笔者以为,中国人自卑了近百年,“北京奥运”终究为中国在国际上(在白人面前)难得一次可以吐气扬眉了!也让中国因此跨上列强的地位。

无可否认,散居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华裔本身都很优秀或学有专精,惟更深切地体会到,随著中国国力的日益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发挥著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强大的中国作靠山和后盾,海外华人才能“扬眉”,挺直腰杆做人而被尊重,不会被他人歧视。

25年以后回顾此事,笔者依然以为中国政府当时的决策,必然也是基于“国情”考量。

不妨也省思一下,同样也是经历过许多重要的社会变迁,曾以“亚洲四小龙”为傲的台湾肯定也没想到那句“风水轮流转”的俗语吧,如今不但“价值错乱”,经济停滞,尚且搞到社会两极分化、族群分裂,同样令人心痛的现象(必须留意的是,这些“失衡乱象”同样带给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惶恐不安);与此同时,台湾传媒的竞争手段也很糟糕,个人的观感是,台湾社会欠缺的并非“理性”,而是“沟通”(契悟)。职是之故,失序的人性纠纷与社会乱象也无法用单一方法解决,值得吾人深思。

也许有一部分的人不再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按理,一个高素质的人必然会有自我反省的能力;而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持续地自我检讨也是个人学习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

浅见以为,世界上没有一套“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完美制度,只能视国情环境差异,并在制度变迁和迈向发展(经济转型)之进程中,根据实际的情境“改旗易帜”,建立各自(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

再者,虽则人权或民权都并非从天而降的“天赋”权利,然综观海峡两岸的发展状况/社会变迁,或前苏联及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解体的结局(莫忘前车之鉴),吾人也发现一个事实,人权或民权亦不能只讲“斗争”精神,不讲策略。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过程中,我们会遭遇一些“不太好”的事,这是经历、也是教训,更是经验。如同任何一个伟大科学发现一样,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也有一个潜在的孕育阶段,也经历了一番曲折和斗争的过程,而后才为人们所普遍承认和接受。

25年,即四分之一世纪,是一个重要的历程,具有非凡意义。

平凡是生命的常态,却不可甘于平庸,苟活一世。从平凡到平庸,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要心生懈怠、甘愿沉沦。

记住每个生命。平凡人能做非凡事,实现自己的使命。

仅以庄敬的心情,深切悼念、再向那些怀抱理想,为“六四”牺牲的无名英雄和付出惨痛代价的勇士沉痛默哀,更向“天安门的母亲”致最高的敬意!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在海滩卖饮料遇暴雨 女小贩不幸被树倒压死

阅读全文

水淹半个车身 Bezza女司机冷静开车涉水而过

阅读全文

身体不适申请延长病假被拒绝 女员工上班20分钟晕倒终不治

阅读全文

在泰国遭夫推下悬崖轰动一时 女子宣布平安产子

阅读全文

国家元首访华

阅读全文

【马哥打补选】柔大臣狠批阿兹敏散播仇恨政治

阅读全文

马中关系新展望

八方论见

今年是马中建交40周年,马来西亚首相纳吉访问中国意义重大。40年前,与中国建交的是时任首相的纳吉父亲敦阿都拉萨;40年后...

阅读全文

安顺的“超级助选员”

八方论见

安顺补选进入最后冲刺,国阵与民联两位候选人显得小心翼翼,深怕失言吓走选民;反而是他们的“超级助选员”经常发表惊人言论,制...

阅读全文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八方论见

陈老师:谢谢你的微信问候!谢谢就我的文章〈培养厚德以配位〉反馈。事隔一年,咱们终于在云南又见面了。感谢马来西亚彭亨文冬县...

阅读全文

人性的启示

八方论见

近期在两则报道中,看到两种不同人性的表现。一则是保加利亚99岁的老乞丐,他数十年来,每天穿著缝补过的衣服和简陋皮鞋,拖著...

阅读全文

黛安娜震惊巫统

八方论见

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向来快人快语,也说了许多不该说的话,以致自讨没趣。日前,马哈迪因不满行动党在安顺补选中派出来自巫统世家...

阅读全文

古元佑:叙说人生与生命的感悟

八方论见

俗语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历史,确实遗留下许多“人定胜天”的事迹;惟亦有末路英雄仰天叹息,深深...

阅读全文

推动教育民主化

八方论见

教育乃国之根本,一直来是众人极为关心之事。教育本为传授知识,继而传承先人的智慧、技术与经验,更重要的是它亦是自由的领域,...

阅读全文

陈勇健:国阵派“代理人”出征补选

八方论见

武吉牛汝莪国会议席补选最终提名是四角战,前阵子风声大的所谓“槟城前进党”候选人林致群由于携带不足按柜金等技术问题而不获提...

阅读全文

严惩危害种族关系者

八方论见

大马穆斯林连线(ISMA)主席阿都拉再益指“华人与英殖民者同样是侵略者”,散播马来人对华人憎恨情绪,引起华社华团、朝野政...

阅读全文

游戏规则和潜规则

八方论见

游戏规则和潜规则自成一个系统。前者可辨识遵行,后者不易觉察。两者常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不同的效用。游戏规则较多属于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