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再次激起中国及海外华人对日本问题的高度关注。中日两国都是亚洲的重要国家,分别为全球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任何纠纷都可能影响周边国家,如与两国关系日益密切的东盟。

中国和日本的恩怨,并不始于靖国神社,而在于历史。尤其二战期间,日军在中国及东南亚的侵略行为,使当地人民蒙受巨大的伤害与苦难,并不可能因为简单的外交工作而消弥。处理这些问题,必需兼顾历史的现实,小心谨慎的顾及各方的感受,而不能为了个人的政治利益,再破坏原本脆弱的中日关系。

安倍之所以参拜靖国神社,并非偶然。反之,它是一项精心策划的动作,经由媒体放大后,更在中国及海外华人地区燃起怒火。安倍必然知道参拜靖国神社的反应,但他执意为之,主要便是希望塑造一种“不向中国低头”、“日本可以说不”的观感,强化他“政治强人”的形象。这对日本右派,以及部分不满中国的日本民众有著高度的吸引力。此举也暗示美国,日本不一定凡事都以美国马首是瞻。

换句话说,安倍是利用了参拜靖国神社来达到个人的政治目的。中国的反应越激烈,他可能取得的日本右翼支持更高。安倍“消费中国”的意图,跃然纸上。

中国官方宣布不再与安倍打交道,应该是一种“因时制宜”的策略,等到日本方面的情况改善后,再做其他处理。中日在国际的“舆论战”,只是一种政治动作,但过多的动作,也会引起反效果,应适可而止。

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许多人担忧中日关系会不会“终极一战”,这肯定是过虑了。因为中日两国的领导人都不会越过火线,战争也不符合两国和周边国家的利益。尤其中国强调“和平崛起”,更应避免动武。

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问题和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事件的冲击,肯定不会在短期内消失。中国作为崛起的大国,应有足够的智慧处理。既要向日本表达不满,但又要拿捏力道,适当的发挥“软实力”,可能是其中一种选择。

如果中国能让周边国家认为它是可靠的盟友,不以武力欺凌小国,在人权环保等工作上取得进步,也有助于消除人们对它的负面形象,在和日本的对奕中,就会得到更多的支持。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警方在枪杀案现场调查。

3辆轿车围堵疑遭寻仇 男子用餐时遭开枪射死

阅读全文

女子更换轮胎 遭罗里撞毙

阅读全文
警方连同案中父子回到案发现场进行调查。(大都会日报)

母杀女自缢案 幸存7岁男童天天问还能见妹妹吗?

阅读全文
马股今日重新走高,并重返1620点水平。(档案照)

一天急涨RM 2.02 BLD种植惊艳全场

阅读全文

夜晚用餐遭围堵袭击身亡

阅读全文

“辰星 晓月” 成全民萌宠 万众引颈盼亮相

阅读全文

子女从父姓并非必然

八方论见

台湾学者彭渰雯之〈你家小孩跟谁的姓?子女姓氏选择的家庭政治学〉一文,让社会对子女姓氏的选择有更多了解。根据作者,在台湾,...

阅读全文

行动党没有教育人民

八方论见

行动党国会领袖林吉祥发表的“李凯伦应该道歉,免被人制造另一场513事件”论,引来网民鞭笞,特别是年轻一代,更是不能认同这...

阅读全文

数算自己的日子

八方论见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2013年又过去了,永不回头。过去365天,无论会有何事令我们不舍得,又或如何随便度过,都已成为历史,...

阅读全文

古元佑:骏马奔腾来报喜—写在“平安灯会”启幕前

八方论见

中华文化的魄力之花,中国传统节日的喜庆,并没因远离中国(及台湾)本土被冷落,反而在域外开得更绚丽,更被热捧。为弘扬中华优...

阅读全文

林吉祥和李凯伦

八方论见

我不认识人民公正党马章武莫区州议员李凯伦,对他的“喂首相纳吉肖像吃蕹菜”快闪,也觉得是政治游戏多过其他。可是,我们可以因...

阅读全文

马华应开拓新天地

八方论见

不久前一华文报章报导:“马华副总会长拿督李志亮坦言,自从卸下官职后已有心无力,所谓‘人不在其位,不谋其职’,当他要求官员...

阅读全文

蕹菜政治

八方论见

首相纳吉所发表的蕹菜降价的荒谬言论,成了本月迅速发酵、街头巷尾人人嬉笑怒骂的“蕹菜论”,网络上更是五花八门,网民和商家的...

阅读全文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八方论见

什么叫: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意思是对一个可以成就大事的人,不要过于苛刻地要求他依循世俗的规范。子贡问孔子:“管仲是仁者吗...

阅读全文

新加坡成功之道

八方论见

新加坡为什么会成功?隔著一道柔佛海峡,分开40多年,马新两国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差异,新加坡的成功,值得深思。我认为,新加坡...

阅读全文

不能有赢家的柔佛州行动党

八方论见

第13届大选后,柔佛州行动党气势如日冲天。但中央插手党选却弄巧反拙,引起本土和中央对抗,更让多位领袖左右为难成为夹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