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许庆琦先生发表于《东方日报》的大作〈10月21日〉(以下简称许文),笔者深有同感,但也有不同想法,希望借此机会抛砖引玉,以期获得更多启发性言论。

许文介绍了台湾“华侨节”,即每年10月21日,这一天恰好是上个世纪著名华族先驱陈嘉庚先生的诞生日(陈嘉庚先生生于1874年10月21日)。

从网络搜索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民国四十一年(1952年)10月21日,时任侨务委员会委员长兼中国国民党中央第三组主任的郑彦棻先生,奉政府之令于台北近郊新北投的侨园(今为华侨会馆)召开第一次“全球侨务会议”,有海内外侨胞307人与会,会议一连进行七天。政府感念华侨爱国之热忱,特令将会议第一日定为“华侨节”,以纪念海外侨胞对民主革命的支持、贡献,及对国家、政府的支援。”(摘自维基百科http://goo.gl/M3US11)。由此可见,当年台湾方面确定“华侨节”,与陈嘉庚先生诞辰日撞期是纯属巧合,并无关联。

近些年,中国大陆方面,一些地方政府以及政协等机构也不断有人提出设立“华侨日”议题,更有东南沿海的一些著名侨文化大省的个别城市已经自行设立“华侨日”,由此可见,设立“华侨日”的议题是有共识,有共鸣的。

说到“华侨”一词,是指定居中国境外,拥有中国国籍身份的中国公民。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1955年的万隆会议,中国政府明确表示“不赞成双重国籍”,此后华侨一词渐被“海外华人”所取代。

宝贵的文化遗产

经历超过一甲子,海外华人虽与祖籍国有著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联系,传统文化认同,但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纪中后期,民族独立运动掀起高潮,亚洲一系列民族国家纷纷独立。作为新兴独立国家都非常重视本国国民认同问题,尤其对于有较多移民人口,传统移民国家,以及多元种族,文化,宗教国家,加强国民融合,促进种族和谐是重要国策。其中一些国家,历史上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排华事件”,在处理华人课题方面更需要保持理性、谨慎,否则轻易就会为再次“排华”提供“子弹”,或者为搬弄种族课题者提供素材。

许文条理清晰地列举了自近代以来海外华侨华人对于中国社会各方面发展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包括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不同历史时期,以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这是海外华人独特的历史记忆,更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历史究竟对谁更为重要呢?

笔者认为,真正应该记取这些历史的不仅是中国人,更是海外华人,收藏我们自己的民族记忆,已是当务之急。纪念日的设立很多时候常常沦为不同目的的形式表演,而建立历史博物馆、展览馆、研究中心、加强收集、整理、研究、出版等工作,是可以扎扎实实保留下来并可持续发展的。

海外华人史受重视

在此方面,陈嘉庚先生显然更具前瞻性和务实态度,他在1956年9月20日亲自撰写《倡办华侨博物院缘起》,多次亲往中国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购买文物,也亲自发函向各地征集文物,他在多次发表言论中谈及创办华侨博物院的目的,是“作为华侨与国内人民感情联系的纪念物,有助于国内人民对华侨、侨居地人民的风土人情的了解,并促进我国与华侨、侨居国的文化交流。”

身为一代海外华人社会的杰出领袖,在福建厦门鳌园、华侨博物院建成之后,陈嘉庚先生又筹划要在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重要城市设立华侨博物院,并带头捐款50万元人民币。中国大陆与海外华人社会在过往历史中和将来必然有亲疏远近的相应联系,但是,华侨博物院作为一个实体长期存在,总是有形与无形地提醒世人有关海外华人的历史和贡献,显然陈嘉庚先生的思想及言行更有了不起的预见性。

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蓬勃,社会稳定,也比较有条件,有能力加强发展文化事业,各地出现很多新建博物馆、文物馆、展览馆等,并且因为这些馆有利于促进当地旅行业,各地都在大手笔大规模创办进程中,也不断听闻中国一些机构把触角伸向海外,征集文物,借此加强海外联系。

听到这样的消息总是让人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海外华人移民史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中国一旦由中央政权自上而下采取行动,自然要比海外华人社会以民间力量自觉自发保存文物,研究历史要来得更为有效,并且这种双向联系,让祖籍地与海外华人社会产生对接缝合,共同拼图完整民族记忆。

另一方面,我们的历史文物,民间收藏本来就所存甚少,如今如果转移至中国大陆,久而久之,是对本民族本土历史记忆的自行删除,以后我们的后代将要追溯到中国,去听当地人讲“不咸不淡”的南洋往事了,所以,想说的是珍藏自己的民族记忆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凶嫌疑针对“暴走团”噪音骚扰 珠海多区禁广场舞

阅读全文

出游翻船4家人落海全亡 爸让13岁儿躲保冷箱中活命

阅读全文

令吉续雪崩式贬值! 兑美元再改写3月新低

阅读全文

Jimmy Choo生日宴星光熠熠! 逾百名海内外艺人到贺 肥妈、米雪献唱助兴

阅读全文

西西里洪灾 车冲出大海

阅读全文

撤网捕石甲 鳄鱼误入网送命

阅读全文

【东方文荟】《论蔡天定峇迪绘画艺术的本土情怀》:序言

八方论见

如何把外来的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创造一种新的文化或艺术,这正是文化革新或艺术进步的标志所在。黄能世的著作《论蔡天定峇迪...

阅读全文

电费涨 百物涨

八方论见

吉隆坡市民好不容易暂时从门牌税涨价的压力中解脱,迎面而来的,却是电费调涨的恶梦。能源、绿色科技及水务部长麦西慕表示,大马...

阅读全文

马华总会长三角战,谁可胜出?

八方论见

马华副总会长颜炳寿宣布更上一层楼问鼎总会长一职,使马华总会长之争上演三角战。在马华署理总会长廖中莱、前总会长翁诗杰和颜炳...

阅读全文

施政公平,国民团结

八方论见

505大选,国阵流失了大量华人票,巫统喉舌报《马来西亚前锋报》质问:华人还想要甚么,引起不少争议。在一个民主国家,政党质...

阅读全文

翁诗杰东山再起?

八方论见

马华前总会长翁诗杰宣布再次问鼎总会长职,并恳请马华基层与社会人士给他与马华一个机会。这项消息,有点出乎意外,但仔细再想,...

阅读全文

古元佑:人生需要勇气

八方论见

影坛盛事“金马奖”甫于日前在台北国父纪念馆揭晓,并举办颁奖典礼,李安、梁朝伟、张曼玉、林青霞等巨星(众星)云集。今年恰是...

阅读全文

以民为先,起税至上?

八方论见

圣诞即将来临,但吉隆坡市政厅一马当先,送了一个“门牌税暴涨”的圣诞大礼给市民,理由糊里糊涂,教人如何信服?首相纳吉不是说...

阅读全文

10月21日

八方论见

10月21日是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星马独立前侨领陈嘉庚先生的诞辰。每年的10月21日,也是台湾的华侨节。...

阅读全文

浔江路上文确楼─访陈文确、陈六使两兄弟陈列馆

八方论见

这是一幢坐北朝南,附带一个开阔庭院的三层楼旧式建筑,位于厦门集美浔江路167号,在周围鳞次栉比的新建住宅中间和规划整齐的...

阅读全文

议“年度汉字”

八方论见

我说,“年度汉字”应该是“华”一字。马来西亚华人对“华”的情意结,在这个时候来讲,应该是空前的。前阵子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