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许庆琦先生发表于《东方日报》的大作〈10月21日〉(以下简称许文),笔者深有同感,但也有不同想法,希望借此机会抛砖引玉,以期获得更多启发性言论。
许文介绍了台湾“华侨节”,即每年10月21日,这一天恰好是上个世纪著名华族先驱陈嘉庚先生的诞生日(陈嘉庚先生生于1874年10月21日)。
从网络搜索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民国四十一年(1952年)10月21日,时任侨务委员会委员长兼中国国民党中央第三组主任的郑彦棻先生,奉政府之令于台北近郊新北投的侨园(今为华侨会馆)召开第一次“全球侨务会议”,有海内外侨胞307人与会,会议一连进行七天。政府感念华侨爱国之热忱,特令将会议第一日定为“华侨节”,以纪念海外侨胞对民主革命的支持、贡献,及对国家、政府的支援。”(摘自维基百科http://goo.gl/M3US11)。由此可见,当年台湾方面确定“华侨节”,与陈嘉庚先生诞辰日撞期是纯属巧合,并无关联。
近些年,中国大陆方面,一些地方政府以及政协等机构也不断有人提出设立“华侨日”议题,更有东南沿海的一些著名侨文化大省的个别城市已经自行设立“华侨日”,由此可见,设立“华侨日”的议题是有共识,有共鸣的。
说到“华侨”一词,是指定居中国境外,拥有中国国籍身份的中国公民。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1955年的万隆会议,中国政府明确表示“不赞成双重国籍”,此后华侨一词渐被“海外华人”所取代。
宝贵的文化遗产
经历超过一甲子,海外华人虽与祖籍国有著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联系,传统文化认同,但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纪中后期,民族独立运动掀起高潮,亚洲一系列民族国家纷纷独立。作为新兴独立国家都非常重视本国国民认同问题,尤其对于有较多移民人口,传统移民国家,以及多元种族,文化,宗教国家,加强国民融合,促进种族和谐是重要国策。其中一些国家,历史上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排华事件”,在处理华人课题方面更需要保持理性、谨慎,否则轻易就会为再次“排华”提供“子弹”,或者为搬弄种族课题者提供素材。
许文条理清晰地列举了自近代以来海外华侨华人对于中国社会各方面发展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包括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不同历史时期,以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这是海外华人独特的历史记忆,更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历史究竟对谁更为重要呢?
笔者认为,真正应该记取这些历史的不仅是中国人,更是海外华人,收藏我们自己的民族记忆,已是当务之急。纪念日的设立很多时候常常沦为不同目的的形式表演,而建立历史博物馆、展览馆、研究中心、加强收集、整理、研究、出版等工作,是可以扎扎实实保留下来并可持续发展的。
海外华人史受重视
在此方面,陈嘉庚先生显然更具前瞻性和务实态度,他在1956年9月20日亲自撰写《倡办华侨博物院缘起》,多次亲往中国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购买文物,也亲自发函向各地征集文物,他在多次发表言论中谈及创办华侨博物院的目的,是“作为华侨与国内人民感情联系的纪念物,有助于国内人民对华侨、侨居地人民的风土人情的了解,并促进我国与华侨、侨居国的文化交流。”
身为一代海外华人社会的杰出领袖,在福建厦门鳌园、华侨博物院建成之后,陈嘉庚先生又筹划要在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重要城市设立华侨博物院,并带头捐款50万元人民币。中国大陆与海外华人社会在过往历史中和将来必然有亲疏远近的相应联系,但是,华侨博物院作为一个实体长期存在,总是有形与无形地提醒世人有关海外华人的历史和贡献,显然陈嘉庚先生的思想及言行更有了不起的预见性。
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蓬勃,社会稳定,也比较有条件,有能力加强发展文化事业,各地出现很多新建博物馆、文物馆、展览馆等,并且因为这些馆有利于促进当地旅行业,各地都在大手笔大规模创办进程中,也不断听闻中国一些机构把触角伸向海外,征集文物,借此加强海外联系。
听到这样的消息总是让人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海外华人移民史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中国一旦由中央政权自上而下采取行动,自然要比海外华人社会以民间力量自觉自发保存文物,研究历史要来得更为有效,并且这种双向联系,让祖籍地与海外华人社会产生对接缝合,共同拼图完整民族记忆。
另一方面,我们的历史文物,民间收藏本来就所存甚少,如今如果转移至中国大陆,久而久之,是对本民族本土历史记忆的自行删除,以后我们的后代将要追溯到中国,去听当地人讲“不咸不淡”的南洋往事了,所以,想说的是珍藏自己的民族记忆是我们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