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系列的校园安全问题后,教育部部长换人的声音渐起,本来以为冰冻三次非一日之寒,觉得教育的问题不是三两天,甚至不是三两年就可以解决的,所以教育部部长可能是非战之罪。然而在这两个星期的系列事件后,却是让我改观,认为教育部部长确实该换人了。
上两个星期的某天,孩子的班导师突然要求家长在24小时内去某政府网站更新资料,以便下学期的中小学生政府援助金发放作业。很多人就被这样临时临急的要求搞得不知所措,尤其是相关网站的设计与操作并不友善,最后还需要班导师个别联系没有完成相关作业程序的家长,一个个协助完成。
在与班导师互动时,才知道官方仅仅开放24小时让学校完成相关作业,这使的老师必须要在有限时间内满足官方的需求,这期间的老师可是废寝忘食,一个个家长发讯息、打电话,一步一步协助操作,以免日后援助金发放受到影响。后来经由同行的了解,发现这几年来教育部都会临时通知一些要求,然后仅仅提供极短的作业时间要求校方(老师)完成,这使的配合教育部工作成为老师的梦魇。
再来就是上周三(22/10)孩子学校因应东盟峰会的事宜,官方各个部门早就已经对相关活动进行安排,为了确保峰会顺利进行,教育部也早就在10月6日宣布涉及地区的71所学校在27日(星期一)和28日(星期二)两天居家学习,后来又临时转弯,突然宣布提早到23日就停课居家学习,造成校方、老师、家长和学生兵荒马乱。
教育部临时转弯的决定是10月18日(星期六)公告,当时已是屠妖节假期开始的第一天,学校没有人上班,家长小孩也都渡假去了,家长们几乎都等到22号在惊觉原来隔天(23/10)就要马上停课,进行一连五的网课形式居家学习。
接到这个消息时,小学的班级家长群组可谓是被讯息轰炸。一方面是家长必须要临时请假,或是找人协助在家陪伴照顾孩子上网课。另一方面,相关转弯的决定是学校假期时才宣布,不少学生的课本、作业仍留在学校,校方也必须要紧急安排家长到校帮孩子领回相关书籍与作业簿才能够让孩子顺利上课,使得很多家长在星期三下班后还要绕到学校领书,这一切可以用混乱作为总结。
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学校、教育部应该是为学生学习服务,其行政作业的本质也该是确保教学有效进行,然而近年来的教育部却成为老师工作的负担,不少行政需求都是突然公告,以24小时、48小时这种极短时间要求所有学校配合,如此的安排极不合理,更对校方与老师造成极大的压力与困扰,但作为体系中的一员,老师们又有谁敢公开抱怨?
峰会的各种安排应该是很久以前就开始进行,何时停课、谁要进行居家学习也该是很早就有完整方案,并让受到影响的各方可以提早策划安排相关事宜,即使当局真的觉得有需要在峰会前三天就开始停课,让路给相关活动的彩排与作业,那也应该提早就能够确定,而不是朝令夕改,造成所有人的混乱。
显然我们的教育部在行政上真的有很多瑕疵,换个领头人,重新整顿部门的行政系统,让部门行政回归教育本质,真正做到行政上的超前部署,而不是临时临急要要求校方、老师、家长和学生疲于奔命的满足教育部各种行政需求,如此才能够让校务与教学工作有效进行,教育现场才不会一直出现失误与问题。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