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6日,台湾民进党主导发动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罢免”,首波针对24名国民党籍立委及无党籍新竹市长高虹安的系列罢免案,最终因不同意票数压倒同意票,以全盘皆没的结局告终。这场惨败不仅重创了绿营的政治势头,也预示著若不进行深刻的策略调整,即将在8月23日登场的第二波针对7名国民党立委的罢免行动,恐怕将重蹈覆辙。

导火索:朝小野大的政治僵局

此次罢免风暴的根源,在于2024年1月立委选举后形成的“朝小野大”政治格局。民进党籍的赖清德虽赢得总统大位,但其在立法院的席次却未能过半,由国民党(蓝营)与民众党(白营)组成的在野联盟占据了人数优势。

蓝白阵营凭借席次优势,联手推动了一系列争议性法案,其中包括:国会改革法案,增设“藐视国会罪”,并赋予立法院强大的调查权与听证权;预算审查权,积极行使权力,对行政部门预算进行删减与冻结等。

这些举措被绿营批评为“立法权过度膨胀”,剥夺了法案的充分审议机会。朝野双方在协商中互指对方缺乏诚意,导致政治对立不断升级,陷入僵局。在台湾的宪政体系下,总统无权主动解散立法院,而行政院对立法院通过的法案虽可提出复议,但若再被否决则必须执行。这一制度性困境,让民进党政府的施政备受掣肘。

为了打破僵局、夺回立法院主导权,民进党选择“铤而走险”:动员其支持的公民团体,利用宪法赋予公民的罢免权,对在野党立委发动大规模攻势。根据其原先的策略推演,绿营必须成功罢免并赢回至少6个属于国民党的立委席次,此次行动才算达成战略目标。然而,最终成绩不仅没有1席同意票大于不同意,更是仅有7席同意票超过25%罢免基本门槛。

惨败探因:战术错配与社会反弹

此次“大罢免”的失败,可归结为几大关键因素:

第一,大罢免激发了蓝白合作与全面反扑。绿营高强度的罢免动员,非但没能分化对手,反而促成了蓝白阵营的空前团结。吸取了前高雄市长韩国瑜被罢免的教训,国民党与民众党此次积极动员支持者投下“不同意”票,成功将一场针对个别立委的罢免投票,转化为一场蓝绿对决的政治总动员。最终结果也再次印证了2024年选举的基本盘格局:蓝白支持者总数仍高于绿营。

第二,民进党的战术错配。台湾政治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分析指出,罢免运动犯下了一个根本性错误,即试图将一套适用于全国大选、以宏大议题为导向的“总统级”选战策略,生硬地套用在数十场性质各异、高度地方化的罢免选举中,导致动员效率大打折扣。例如,赖清德为罢免案发表的“国家团结十讲”,是拉高罢免选战格局的体现,但其争议内容不仅未能拓展支持圈,反而引发了中间选民的反感。

第三,绿营内部的步调不一。绿营内部对“大罢免”显然存在分歧。最具代表性的是,蔡英文在整个动员期间始终保持沉默,直到投票前夕才在社交媒体上简短发文,姿态耐人寻味,被部分舆论解读为对赖清德此番决策的冷眼旁观。

深远影响:社会内耗与政局新变数

“大罢免”的失败,对台湾社会和政局都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首先,大罢免的挫败加剧社会内耗与民进党的信任透支。这场运动暴露了绿营同温层过厚的问题。在强烈的政治动员下,支持者沉浸在“百工百业挺罢免”的虚假声势中,忽视了自身在民意上仍属少数的现实,也未察觉民众已厌倦频繁的政治动员。

当每一次政治斗争都用“抗中保台”的宏大叙事包装,尤其当操作手法显得粗糙时,便会严重透支其说服力。未来若真正的危机来临,民众的信任度与响应意愿恐将大打折扣。此外,近日因罢免立场分歧而引发的餐厅斗殴事件,更是政治撕裂向暴力演化的警讯。在台湾这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预示著社会信任与共识的根基正受到侵蚀,其后果值得高度警惕。

其次,这一事件也将牵动两岸关系与台湾未来选情。从另一角度看,罢免的失败或许为紧张的台海关系带来缓和的机会。它向北京展示了台湾内部仍存在强大的制衡力量,台湾的政治生态并非由绿营单方面主导,蓝白阵营的动员能力也不容小觑;同时也表明近期的对台策略(包括馆长的“上海行”)奏效,这可能成为北京不放弃和平路线的理由之一。

对赖清德而言,此次失败无疑是一次重大政治挫败,其领导威信受损。若蓝白联盟在2026年的“九合一”地方选举中继续保持团结与优势,赖清德的连任之路将面临严峻挑战,甚至可能引发党内的权力角逐。

面对第一阶段的惨败,作为领导人,赖清德理应应优先弥合社会分歧、缓和政治对立。然而,以其一贯强硬的政治风格,为求政治存续,他或许会在8月23日的第二波罢免中孤注一掷。台湾政坛的下一场风暴,恐怕已在酝酿之中。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图取自《香港01》

许绍雄出殡众星扶灵 佘诗曼含泪道别“父亲”

阅读全文
野村证券发布报告称,中国政府呼吁国民暂缓赴日本,将导致日本经济最少损失2兆2000亿日圆,国内生产总值被拉低0.36%。(法新社档案照)

中国采反制措施 日本经济恐遭重创

阅读全文
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大马人对自身财务前景的信心正在减弱,导致许多人削减非必要支出,并把重心放在日常必需品上。(档案照)

越来越担忧三件事 超四成大马人难应付基本开销

阅读全文

印度裔男子遭洪水冲走 迄今生死未卜继续搜寻

阅读全文

你好!大熊猫 “星辰 晓月”

阅读全文

【LIVE】大熊猫“辰星 晓月” 抵达动物园

阅读全文

谢光量:国盟集会雷声大雨点小?

龙门阵

前天,国盟领袖动员其支持者出席”倒安华集会”,抗议首相安华施政不力,导致生活成本高涨,并宣称集会获得超过50万人出席。警...

阅读全文

曾昭智:上善若水

龙门阵

最近民间为赵明福事件翻案甚嚣尘上,行动党备受诸多非议,其内阁部长倪可敏、数码部长哥宾星、青年及体育部长杨巧双以及人力资源...

阅读全文

王展造:倒了安华,然后呢?

龙门阵

国盟,终究图穷匕见。笔者下稿的时候,正值2025年7月26日的“倒安华集会”前夕,心中不免生出几分“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沉...

阅读全文

戴子豪:政府用100令吉来买你什么?

龙门阵

团结政府最近宣布,将向全国2100万名成年公民发放100令吉电子现金。表面上看,这是全民共享经济成果的政策,人人有份,个...

阅读全文

黄瑞泰:我们能拒绝被上网吗?

龙门阵

最近网络上最火热的话题大概是英国酷玩乐团(Coldplay)在波士顿的演唱会现场的“亲吻镜头”(Kiss Cam)不小心...

阅读全文

郑名烈:像极了豪门婚姻的政治合作

龙门阵

2022年11月19日全国大选如果不是因为出现悬峙议会,希盟与国阵会联合组织团结政府吗?更或者国阵与希盟的席位合计仍未超...

阅读全文

王赫奇——“惠民措施”背后的转向:改⾰节奏与民意博弈

龙门阵

正值民怨⾼涨、抗议活动蠢蠢欲动之际,⾸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安华于7⽉23⽇宣布五项惠民措施,试图将政策导向由结构改⾰转⾄...

阅读全文

曾志涛:中年转职,需要重新出发的勇气

龙门阵

最近,我的老朋友,也是我一直敬重的高管,小美告诉我,他准备换工作。小美年过四十,事业稳定,在一间跨国企业担任区域副总,手...

阅读全文

刘华才:真正司法透明和独立,政府有做到吗?

龙门阵

司法空缺虽然已经填补,不过,我还是想跟大家再谈谈团结政府制造出来的司法要职悬空疑虑和危机。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必须被重视,...

阅读全文

林华国:第三赛季将开打?

龙门阵

有鉴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爆发军事冲突,导致网上很多人猜测第三赛季(第三世界大战)将开打。截至目前,国际研究机构和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