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每个家庭一定要有一个黑脸,来“镇住”孩子的坏行为,也要有一个白脸,来平衡回孩子的自由和被压抑的情绪,这似乎已经形成一个趋势。然而,“一个黑脸一个白脸”的教育方式真的行得通吗?
首先我们先来谈谈,家里的黑脸或白脸通常是怎样来的?
通常谁是那个黑脸呢?
1.脾气比较暴躁,声音比较大声,比较凶的那个。
2.在家里顾孩子顾到自己的耐心已经被磨损完,渐渐演变成家里的暴龙。
3.对规则/家规/对错比较注重对那个。
通常谁是那个白脸呢?
1.那些只希望孩子开开心心成长的父母。
2.那些拿孩子没辙,控制不了,到最后算了,什么都不管,孩子爱怎样就怎样。
3.把全部教养的责任推给另一半,自己则做那个和事佬,让孩子抒发情绪,体现慈父慈母的样子。
4.平时工作太忙没时间陪孩子,对孩子的愧疚感演变成什么都说YES, 只要孩子开心就好。
“一个黑脸一个白脸”的教育方式存在3个潜在的问题:
1.孩子会感到很困惑
当爸爸妈妈根据自己的教育方式来教孩子,孩子会为此感到困惑,他们的心中会出现许多疑问,比如为什么爸爸在的时候就不可以看手机?明明跟妈妈在一起时要看多久都可以;为什么爸爸可以给我到晚上12点才睡觉?为什么妈妈就要逼10点就要进房间?
孩子的思维很简单,还不会分辨对错,黑白脸真的会让他们感到很乱,很难在他们小的时候培养对的行为习惯,很难达到教养的目标。
2.孩子会偏爱白脸,讨厌黑脸
难道我们希望孩子只喜欢自己,而讨厌我们的另一半吗?或者自己是个被孩子讨厌的那一个吗?(一些我遇过的家长真的是这样的)。
在一个家庭里这是一个很不健康的现象,我有个朋友每次从外坡回到家跟妈咪聊个不停,谈天说地,跟爸爸就觉得害怕,能闪则散,5兄弟姐妹都是这样,因为爸爸以前太凶了。以前妈咪就是那个和事佬,他们每次被爸爸打后,妈咪就事后帮他们敷药安慰。
我看过一些很好笑的CCTV的录像视频,本来爸爸跟孩子玩到很开心,家里搞到很乱,结果听到妈妈回来,1分钟之内停止一切,然后立刻收拾干净,看起来很好笑,可是这真的健康吗?
3.孩子无法与“这种黑脸”建立安全关系
有得选择的话,我们会跟一个黑脸讲心事吗?尤其是那种常常发脾气,喜怒无常的黑脸,当然不会啊!
别把我们无法控制的情绪解释成“比较严格的教养方式”,谁敢接近这样的黑脸?谁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谁愿意透露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
孩子也是人,也有感受的,他们真的无法与这样的黑脸建立亲密良好的关系。
在我的看法里,家里的规矩,教养方式以及方向,爸爸和妈妈一定要有共识,然后一起实践,绝不能允许出现一个人说可以,另一个说不可以的情况。
例如:一天能看多久的电视?可以吃冰淇淋/巧克力/炸鸡吗?回到家什么时候冲凉?是否在车里一定要坐儿童安全座椅?今天可以玩什么玩具?玩多久?明天才收拾可以吗?等等。
每当父母双方意见产生分歧时,有不一样的看法时,请大家一起敞开心扉胸,一同讨论再讨论,然后一起定下规则。
只要父母双方有共识,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无需在家里设定谁是黑白脸。最重要的是,两个人在每种情况都是一样颜色的脸。心中有爱,方向一致,什么颜色都可以。
在孩子的教养中,请成为另一半的神伙伴,可别成了猪队友!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充满理解和共鸣的家庭氛围。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