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拙文提及黄明志的新作《龙的传人》,就有读者留言撑他,说什么中共与中华民族不能混为一谈,黄明志在歌里批判的是中共和中共主席,何来侮辱中华民族的成份?
还有几位读者把歌词里"Long Long 的根"贴在留言,仿佛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梗,正好可以挖苦以"龙的传人"自豪的中华民族。
黄明志这首作品在YouTube发表方十日,就突破6百万观看人数,我再怎么不认同他的低俗作品,也必须佩服他博眼球及引流的功力。观众纷纷留言大赞这是辱华的巅峰之作,不难看出它极受欢迎,甚至可说是"深得人心"。
大马何其有幸,天降奇才黄明志,让大马的粗口新年歌风靡全球,大马华人个个脸上有光。
估计很快的,本地华小生就会在学校或家里,高歌"Long Long 的根",然后嘻嘻哈哈模仿黄明志在MV里的手淫动作,那些支持这类创作的父母或师长们看了,应该会觉得开心有趣。
我预先恭贺黄明志,成功辱华,而且再次以争议性作品,赚得盆满钵满。当然,黄明志成功羞辱的,到底是中共、中华民族,还是他自己的家人、师长或先辈,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反正为了赚钱,他从来都不会在意。
日前,有位和我一样"食古不化"的时评人,以"不堪入目"来形容本地网红的低俗新年歌,其中不少是以性器官和粗口谐音为梗,在视频中大搞猥琐动作,散播不良意识的作品。我上网搜了一下,果然轻易找到一首播放量已突破70万的新年歌,名为《 I don't give a 发》。
我不认识该歌曲的创作者,但我鼓励他在向父母或岳父母拜年时,高唱这首歌,势必赢得热烈的掌声,或者热辣的"巴掌声"。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开拓了许多新颖的赚钱模式,同时也拉低了人性的道德标准。有女网红为了流量袒胸露乳,也有新马网红以满口粗话为"卖点",更有像黄明志那样为网赌代言的。这是笑贫不笑娼的时代,反正不是偷不是抢,只要可以发大财,道德算什么东西?
有鉴于此,大马的粗口新年歌得以发扬光大,正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完全符合新生代的道德底线。
两年前,大将书行以"文创"之名出售"柑你拿"帆布袋,引起社会极大争议,最终时任社长周若鹏被迫把产品下架。
如今,黄明志等成功带动这类粗口歌,几乎成了一股创作主流,连歌颂团圆喜庆的新年歌也难逃毒手,其影响之深远,恐怕远超一个帆布袋。早知如此,周社长应考虑重新推出帆布袋,还可趁机将产品多样化,加上"Long Long 的根"、"I don't give a 发" 等标语,肯定能在校园大卖特卖,对学生的创意学习必然大有助益。
确实,为了发扬大马华社的文创精神,我们又怎能因为一两句粗口,而扼杀创作者的自由呢?何况很多支持者都说,"粗口文化也是文化",那就更应该从小学,不,从幼儿园开始,让小朋友充分掌握博大精深的华人粗口,学习各种手淫姿势,日后像黄明志或王雷那样的人柴必然辈出。
再说,那些大爱创作者不是最喜欢强调"华巫一家亲"吗?记得在来临的开斋节,也写几首类似的粗口马来歌,到清真寺表演猥琐舞蹈,顺便辱一辱马来民族和宗教领袖,让巫裔同胞见识一下什么叫作创意,包你立即大红大紫!至于是被追捧而红到发紫,还是被追打成黑青发紫,那就难说了。(什么?创作自由只限华人圈子?不试试怎么知道?)
传统绝非容不下创意,但创意必须是建立在发扬传统的正面意义。以创意之名,行贩卖低俗之实,为了钱作贱自己、羞辱民族、污染传统、荼毒青少年,只会给自己留下污点和骂名——哦,不好意思,又在假道学、食古不化了。
好吧,为了鼓励颠覆传统、创造新意,那我强烈建议网红们别在门口悬挂红灯笼,那太传统、太古板了,春节就应该挂两个白灯笼,春联也应该用白纸黑字,再加大厅贴一个黑纸白字的"福",那就绝对创意十足,家里的长辈和亲朋戚友见了,一定开心到死。
对了,别派红包那么老土,拜访亲友应该派白包压岁钱,加上一句"恭喜发You!",包你大吉利是,鸿运砸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