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造句,精简深邃。怎么解读,不同的视角切入,往往说辞大相迳庭。儒家经典,亦不例外。《礼记·大学》的“格物致知”,正是举例。王阳明乃至尝试取竹格之,前后七日,结果病倒了。
尽管这样,“格物致知”的解说,仍然没有定案。所格之物,毕竟是天地万物,还是待人接物,始终众说纷纭。广义而言,“格物致知”,一般用作治学之道的借代。到了晚清,还将“格物学”或“格致学”,引述为“物理学”中译。
认识这些,或可理解教育部副部长马汉顺医生贺年,缀取《易经》“自强不息”和《大学》的“格物致知”,当是新年励志之意。虽然非一般贺语,说是在“秀成语”及“不接地气”云云,其实也不尽然。
相反的是,不论是政党网军旗下的粉丝隔空的针锋相对,还是文人圈子的学术论述,恰好是“格物致知”精神的显见。这个无意促成的一时现象,恐怕马医生本身也没有想到。
可惜,网上“格物致知”,往往不是旨在求知,而是找砸,刻意添乱。身为专业的医生,吴奕品不求甚解,而且“纯属娱乐,没有恶意”地如此恭祝:六脉调和、红颜白发、平复如故、勿药有喜、气壮如牛、接种疫苗、群体免疫及新冠年如意吉祥。
吴奕品似乎忘了,《大学》所言,致知在格物,所怀抱的目的是这么一回事:“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文字如人,流露气度,也显见了中文的程度。甭说气壮如牛,解决不了问题;接种疫苗,距离群体免疫,也还有一大段路。儒学的六脉失调,何时平复如故,只能感伤: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希盟虽在,谏书难托,哞,哞,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