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行业属于专业领域的服务业,负责保护单位与个人人身与财产的安全。我国保安业向来缺乏人手,市场内的本地就业人口少,多聘请外劳,但至目前为止,合法的保安外劳来自尼泊尔,他们多数是前军人或受过军事训练者,服务品质比较高;本地保安多为年长者或退役军警、也有来自原住民的保安社群,但年轻人看不起,也耐不住这个行业。
近来因处理公寓的保安课题,更了解到这个行业的困境。2018年财政预算案中,政府表明将检讨目前的最低薪金(西马:1000令吉),若按大马职工总会主席提呈的要求达1800令吉,本地保安将不会是保安公司的首选,但是,在外劳政策方面不能配合,来自尼泊尔的保安已逐渐减少,市场有一种被迫聘用孟加拉外劳的趋势,让业者与消费者都不太愿意接受。
除了价钱考量,保安员的素质最重要,不只是防守与侦查的专业训练,也包括保安本身的文化背景与语言能力;在公寓与建筑物保安方面,保安员能够与当地人沟通是重要的考量之一。
有苦自己知
有鉴于此,我国的外劳政策与内政部的保安条例规定应该要有所配合,开放足够的尼泊尔保安入境,而非要业界接受孟加拉保安;因为保安市场的需求是尼泊尔保安。
在保安成本价格日益上升的情况下,保安费用也水涨船高,人民所承担的居家保安费无形增加了;尽管房屋部高唱管理费不可以征收消费税(GST),可是,高楼管理的每一项开支都必须缴付GST,费用隐藏在管理费的开支项目中。
因此,许多高楼居民不满管理费上调,但不调整共管委员会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保持原有水平的维护与管理?最终,人民的负担依然增加,只不过是被施政者技巧地隐藏起来了,并且也办不到退税;有苦自己知。
共管委员会要维持保安素质,又要顾忌管理开支的增加,有的人采取减少保安人数的方式保持开支;有的人转用了不合格的保安员,也有人聘请一些向别人租用的保安公司,这些应对方式都对消费者没有助益,降低了保安服务与生活的品质。
人民既不能“又要马儿跑,又叫马儿不吃草”,然而,又有谁为最终消费者(End User)考量呢?我们已经被逼从“请保安保不安”到“请保安也不保安”的境地了!
能言善辩,仗义热肠的政治人物啊!你们看到人民的苦了吗?要做政府的应对政策呢?如何改善我们的生活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