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镜头,常有相似之处。台湾的社会,虽然远在彼岸,但是,所经历冷漠的体验,仿佛是个投影,折射了马来西亚眼前诡谲的政局。10月14日爱国锄盗大会的人气,当是佐证。
《东方日报》援引主办单位的说辞,赴会人群2万5000人;唯《当今大马》点算高峰人头则是8000人,《马来邮报》报道,只有区区的6000人。不论三者的差距,是否出自统计时间的差异;平均而言,人数相信仅有大约一万左右,迨无异议。
现场募得的款项总额,也说明了一切:6万8329令吉。如果参照希望联盟的官方数据,意思是说,现场的每人只献捐了微不足道的2.7令吉。此举一方面流露了市场的满目疮痍,另一方面也再次投映了激情之不足。
当然,当局尽管可以借用308个甚至505个说辞,自辩这一回人群何以稀稀落落:学校会考、屠妖节庆,宣传不足;诸如此类。然则,总的来说,拥趸的非常冷漠,确实是个一盏红灯了。
犹为不解,乃是净选盟2.0主席玛丽亚所透露的,仍有380万合格选民,尚未注册;折算之下,可见轻重,非同小可:比率不但相等于一成有余,比重显然足以扭转任何国州选区的战绩。
尽管如此,选民之冷漠,一如既往。尽管大选近在眼前,至今也仍然没有迹象显示,国内和国外的民众,自动自发地动员,相互影响,争先想要力求改变。相反的是,他们当中,甚至坦承大有可能不会回乡投票。
之所以造成这个局面,除了一系列外在远因,这些年月在野党阵线本身所行,自然也是关键。结果,忠贞的拥趸,坚定之粉丝,也因此裹足不前,渐行渐远,不再热情如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