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中期,马来西亚经济搭乘世界经济景气循环的列车,经济型态开始转型为出口工业,而且制造业占了很高的比例。当时政府为吸引外资进驻,不惜开出种种优惠条件引资。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土地开发的需求,但也因此牺牲了周遭的生态环境,决策者的思维似乎经济成长优先于环保。
缺乏远见的政策拟订者,为了实践“超英赶美”式的成长目标,因而没针对外资的“体质”进行管控,导致国内充斥著以劳力密集且高污染的外来低阶工业,而本地企业也逗留在仰赖劳力拒绝产业升级的层次,因而整个国家很快的即面对劳短缺的窘境。于是乎,优闲不爱动脑筋的决策者,采取了头痛医头的治标策略——开放外劳入境,导致我国被贴上“外劳天堂”的标签。
台湾的经济结构一向来以中小企业为主,当台湾经济起飞时,劳力密集的制造业纷纷到东南亚和中国大陆寻找第二春。因此,我们看到在90年代全盛时期数以千计的台商以大马为基地,其中重要因素是本地拥有3万多名的留台生,省去中坚干部的培育问题,公司运作很快上轨道。但是,因为都是以中小企业为主,有眼界、有雄心往上经营者毕竟为数不多。当这里的大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的营运成本提高之后,不少台资企业又采用“山牧季移”的游牧方式整厂输出到缅甸、越南及柬埔寨等劳力成本低廉的落后国家去寻找第三春。
台资在走出台湾之前,本身就是灵活性较高的中小企业,技术层次提升空间不大,业主欠缺做大做精的雄心。这种经商文化抑制了台湾企业在自创牌的努力,反之甘心沦为代工者,赚取以血汗换来微薄的加工利润。因此,我们看到李登辉南进政策下的进驻我国的台资,绝大多数都是劳力密积的企业体。
一般企业能够存活多久,除了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的因素之外,企业本身的经营能力,以及业主的眼界与因应外在环境变化的能力也是重要因素。九零年代台资企业中规模较大者,从北到南名气较大的有明基、中华映管、华隆和彦武。这些公司如今有者规模缩小、有者已经收盘、有者则已经易手。当然,也有些台资业已经上市,并且取得不俗的成绩。
中港台的华人企业,在经营风格上均有本身的优缺点,但近年来台资在竞力上似乎落在后头。台湾企业过去以打拼著称,但因缺乏创新能力,往往后劲不足而遇上成长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