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4日讯)香港首次发现恐龙骨骼化石,专家于今年6月至8月在赤洲发现,估计化石属于白垩纪时期,距今约1亿4500万年至6600万年前,专家判断恐龙可能死后被沙石淹埋,其后被大水冲刷出地表,然后再次被埋藏于发现地点。
据港生活报导,恐龙骨骼化石发现地点位于香港东北水域,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内的赤洲。发展局古迹办今年3月接获渔护署通知,赤洲的沉积岩可能含有疑似脊椎动物化石。
期间,古脊椎所专家、发展局、古迹办和渔护署人员于赤洲实地考察,采集含有疑似脊椎动物化石的样本。专家进行骨组织切片初步鉴定后,确定样本为大型年长恐龙骨骼化石。
初步判定属白垩纪时期
其后,专家清修含有恐龙骨骼化石的样本,初步认为化石属白垩纪时期,距今约1亿4500万年至6600万年前,从赤洲地层和沉积岩的特征推断,恐龙的生存环境气候炎热干旱,地形属于沉积大量砂石的狭长盆地,有河水流经低洼地区,雨季时河谷可能变为泛滥平原。
专家推断,恐龙可能死后被沙石淹埋,其后被大水冲刷出地表,然后再次被埋藏于发现地点。由于发现的恐龙骨骼分布散乱,而且破碎风化,在原地死亡后被埋藏的机会较低。
专家建议,继续发掘赤洲含恐龙化石的岩层,过程中可能发现更多恐龙化石,发掘和清修更多化石样本作深入研究和鉴定,以确定恐龙的品种和特征。
渔护署即日起,封闭船湾扩建部分郊野公园内的整个赤洲岛,直至另行通知,并已联合水警安排巡逻,以便利发掘工作。
古迹办周四下午在香港文物探知馆举行讲座,由古脊椎所的专家讲解中国的恐龙和恐龙研究,参与人士可于参加讲座后,在探知馆率先观赏香港的恐龙化石。该恐龙化石亦会由本月25日(周五)起于探知馆向公众展出。
此外,古迹办现正于探知馆庭院盖建临时工作室及展示空间,预计今年年底开放予市民现场观看专家清修化石和观赏已清修的化石。香港政府亦会策划展出化石的长远安排,以提升公众对古生物的兴趣和知识。
港府官员:意义重大
台湾中央社报导,由于这是香港首次发现恐龙化石,当局高度重视。发展局局长甯汉豪周三表示,这次发现为香港古生态研究提供新证据,意义重大。
除了预定周五起在香港文物探知馆展出,日后还会举办公众讲座,并与香港及其他地方的大学进行相关研究,以“建构香港的恐龙故事”。
发展局也与古脊椎所签署合作协议,展开古生物、古人类及旧石器遗址的科学研究、样本整理和鉴定、培训、交流等方面合作,首个合作项目就是研究赤洲岛的恐龙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