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3日讯)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周五的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从明年1月1日起,中国将用15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
中新社报导,这是职工法定退休年龄自1950年代确定后,70多年来首次进行调整。决定称,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坚持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批准《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国务院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落实本办法进行补充和细化。
同日,《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全文公布。相关办法具体指出,从2025年1月1日起,男职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4个月延迟一个月,分别逐步延迟至63周岁和58周岁;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2个月延迟一个月,逐步延迟至55周岁。
例如,1965年1月至4月出生的男职工,改革后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一个月;1976年9月至12月出生的男职工,改革后法定退休年龄为63岁。
除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外,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也将调整,从2030年起,由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每年提高6个月。
在统一实施延迟退休基础上,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龄;也可以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
另据澎湃新闻报导,当天,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在会上表示,7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和人口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劳动者需求日趋多元,需要对法定退休年龄进行调整。
老龄化趋势明显
她解释,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0岁左右,提高到目前的78.6岁。同时,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改革开放初期的8年,增加到目前的14年,参加工作的起始年龄普遍后移。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可以更好地释放人力资源红利。
王晓萍又提到,中国老龄化趋势明显,2023年,60岁以上人口2亿970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21.1%;65岁以上人口超过2亿1700万人,占比15.4%。与此同时,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2012年起持续下降,年均减少300万人以上,未来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还将进一步降低。
她表示,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能够减缓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趋势,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此外,调整法定退休年龄有助于满足劳动者工作生活安排的多样化需要。王晓萍指出,随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条件的不断改善,劳动者对退休时间的早晚有不同的诉求,希望有一些弹性、多一些选择,现行的退休年龄政策有必要相应作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