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30日讯)美国公布,2023年向外国政府出售的军事装备增长16%,达到创纪录的2380亿美元(约1兆1253亿令吉),这是各国寻求补充运往乌克兰的库存,并为重大冲突做准备所带动。
路透社报导,这些数字支撑了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通用动力(General Dynamics)和诺斯罗普格鲁曼(Northrop Grumman)等公司销售强劲的预期,这些公司的股价预计将在全球不稳定因素加剧的情况下上涨。
美国国务院在声明中称,武器销售和转让可视为“美国重要的外交政策工具,对地区和全球安全具有潜在的长期影响”。
美国2023年批准的销售包括,向波兰出售价值100亿美元(约473亿令吉)的高机动性炮兵火箭系统(HIMARS)、向德国出售价值29亿美元(约137亿令吉)的AIM-120C-8型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AMRAAM),以及向乌克兰出售国家先进地对空导弹系统(NASAMS)。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通用动力公司预计,数十万枚火炮、数百枚爱国者导弹拦截器的现有订单,以及装甲车订单的激增,将支撑它们未来几个季度的业绩。
军工产能不足限制武器销售
但在武器销售增长同时,美国也曝露了其军工生产不足。根据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于去年中发布的《透视当前美国军工企业产能不足的现象及成因》一文指出,在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数百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涉及上百种武器系统及相关弹药和设施。
与此同时,美国各大主流媒体和智库却纷纷以“警惕弹药危机”、“军工生产跟不上乌战消耗”、“国防基础脆弱”等为题发表文章或研究报告,表达对美国军工企业战时产能不足的强烈担忧。
文章指出,几家龙头企业对美国军方形成生产垄断、制造业在美国的没落、军方繁琐的采购流程等因素,严重影响军工企业生产效率,拖慢其生产进度。
美国很难再像以往战争一样,仅凭借其科技和武器的绝对优势,就能够迅速获胜。在乌克兰危机中,由于对手的强大,美国的科技和武器优势受到较大削弱。
与美国在科索沃、阿富汗、叙利亚、伊拉克等国发动的历次战争不同,乌克兰危机是二战以来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一场最大规模的战争。被美国军方寄予厚望的精确制导武器,在面对俄罗斯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其在常规武器和弹药上很快出现了“空箱困境”。
监管体系有欠完善的漏洞,通过高价出售后勤物资、虚报库存等,也都是造成美国军工企业产能不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