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3日讯)中国近来进入秋冬季,正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高峰期,许多医院的儿科诊疗区域都“爆满”,就诊量明显急剧上升,儿科医生每日加班加点,全力护“童”。各大医院发文称,儿科处于超负荷状态,工作量非常大。
澎湃新闻报导,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周二发布紧急通告称,领导班组成员将24小时坚守在工作一线,指挥协调,调动全院资源以应对儿科就诊高峰。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将暂停休息,科室主任及副主任将每日夜值班在岗,同时增设儿科急诊出诊点。
为确保儿科门诊正常运转,该院还调动全员具备儿科诊疗资质的医生前来支援,并开通门诊输液通道,增加护理人员配置,确保诊疗过程的安全。
另一方面,为了缓解急诊压力,该医院延长了儿科门诊的出诊时间至晚上8时,并根据患儿发热程度进行分类,通过腕带颜色标识进行区分(38度以下蓝色、38度至41度黄色高危、41度以上红色急危),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评估和处置。
较往年同期至少上升30%
另外,北京航空总医院11月17日发文称:“进入秋冬季以来,由于支原体肺炎持续流行,甚至出现甲流(A型流感)、新冠(肺炎)等叠加感染,儿科就诊持续居高不下,单日门诊维持在550至650人次之间,较往年同期上升30%至50%。”
该医院实施了“先化验再诊疗”的措施。当有发烧、咳嗽症状的患儿经过医院初步预检后,他们可以提前到指定的诊室申请血常规、肺炎支原体等化验,使患儿在等待就诊的同时完成常规化验。
这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减少患者往返诊室的次数,进一步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
该院还从心血管内科、精神内科、呼吸与危重症等科室,抽调高年资医生支援儿科,经过培训后专门负责输液复诊的患儿。
此外,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国际部11月21日发文称,“肺炎支原体感染之波未平,流感之波又起,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也齐刷刷上阵。连日来,国际部儿科门急诊就诊患儿暴增,单日门诊就诊峰值近300人次,单日门诊输液量高达130余人次。上午门诊时间结束后,仍有二三十个小病号等待看诊,夜间也有60至70名患病儿童到急诊就医,工作量非常大。”
坐落在沈阳的北部战区总医院在11月22日发文指出,该院儿科门诊“爆满”,24小时都处于满负荷的运转状态。目前,该院的儿科急诊每日接诊量已达到900余人次。为了应对迅速增长地诊疗需求,医院启动了应急预案,根据就诊量调整出诊医生,增加病房床位数,合理安排病房护士支援门诊,并扩大了输液点位和大厅面积。
同时,在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11月22日也发文指,一到秋冬,儿童呼吸道疾病感染进入高发期。自10月底以来,儿科门诊、住院患儿持续增多,日均门诊量超过260余人次,日均输液量达150余人次,诊疗压力倍增。儿科病区新增20多张病床,但仍然“一床难求”,整个儿科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24小时全天候接诊
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指出,他们已扩充儿科床位,加强医护力量配备,组织相关业务培训,严格落实“24小时”全天候接诊,保障患儿在午、夜间能够得到及时就诊,尽量为上班族家长带患儿看病提供便利。
该院的两位儿科护士长称:“就诊患儿增多以来,我们的护士都是加班加点,没有按正常时间下过班,平均工作时长都在10个小时以上。科室好多医护的孩子也都生著病,由于工作缘故,科室床位紧张,自己家的孩子就在上班前、下班后再带过来看病。”
除此之外,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心医院同样面临儿科就诊的高峰。该院于11月21日在其微信公众号上称,儿科门诊的工作任务也随之增加,门急诊的运转压力非常庞大。目前已经派遣了3名儿科医生和7名护士进行增援,同时增加了儿科门诊的3个诊室和儿科急诊的一个诊室,并在门诊部门增援了2名医生。
为了应对急诊压力,各大医院纷纷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增援医护力量、扩充门诊和急诊设施、调整工作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