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北京15日讯)德国政府于当地时间周三推出期待已久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该报告的基本思想是360度全方位考虑对国家安全所有内部和外部威胁。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导,德国总理肖尔茨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国家安全战略不仅仅局限于国防,而是包括多个相关部门的整体合作,以确保国家安全。除了军事保护外,他还列举了发展合作、保护网络免受攻击和供应链弹性等。
在涉及到中国时,肖尔茨强调,政府的路线不是与中国脱钩,而是降低严重依赖原材料的风险。他说:“我们不想脱钩,我们想要去风险化。”中国在经济上会继续增长,也应该这样做。同时,人们必须提出安全问题,目的是维持平衡。肖尔茨再次提到,中国明确表示,俄罗斯不应在对乌克兰的战争中使用核武器。
绿党籍外长贝尔伯克则强调,德国安全面临的挑战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药物、网络、空间和水的清洁度。安全战略必须由整个社会来实施,包括市政当局、医院和公司等。
为了在未来更好地应对虚假信息和其他形式的外国影响,德国政府正在寻求改善宪法保护局、联邦情报部门和军事反情报部门的措施,并加强情报部门的分析能力,以提高应对混合威胁的行动能力。
报告还鼓励企业储备关键商品,扩大战略储备。新战略要求减少供应链对关键原材料的依赖。
德国联邦国防军也应得到加强。最早在明年,德国政府计划实现北约(NATO)的国防开支目标,即国防开支为国民总产值的2%。
中国学者评内容自相矛盾
台湾中央社报导,德国首度发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称中国是“伙伴、竞争者和敌对体制”;中国学者评论这三重定位自相矛盾,认为德国如何在政治外交与经济利益方面扮演称职的平衡者有疑问。
据报导,中国官媒环球网周四刊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文章,指这份报告并不像欧洲媒体及学者之前预想把中国放在重点,外界认为德国还是希望能发挥欧盟与中国之间关系平衡的角色。
文章分析,德国在报告中分类哪些是伙伴盟友,哪些是威胁和敌人;显然俄罗斯是后者,而对中国,德国则延续了“伙伴、竞争者和体制性对手”的三重定位,与欧盟保持一致。
崔洪建表示,但“伙伴、竞争者和敌对体制”这三者本身就自相矛盾,相较之下中方则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欧关系,视欧洲为全面战略伙伴,对欧政策保持稳定连续。
他表示,中欧双方有著广泛共同利益,合作大于竞争,共识多于分歧。在政治外交与经济利益方面,如何协调中欧之间的关系,扮演称职的平衡者,是对德国政治智慧的考验。
这篇文章认为,二战结束后德国在经济上实现了崛起,但在安全上长期受限。这份国家安全战略想打破限制,让德国的国家角色正常化,或者说,是想实现华丽的转身,但要实现这个目标路程崎岖。
因当前德国政府是多党联合政府,国家安全战略意在统一政府内部的共识,毕竟3个政党对安全与经济的认识本身有分歧。因此,德国政府内部的具体矛盾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