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4日讯)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中国人怎样看待世界?中国将如何使用自己日渐强大的国家力量?围绕相关问题,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周三发布了首份“中国人的国际安全观”民意调查报告,以期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
澎湃新闻报导,具体而言,这份民调主要展示了8个主要发现:受访中国民众高度关注国际安全问题;对国际安全的整体状况比较乐观;对中国的国际安全处境比较乐观;对全球化和国际合作持相当积极的态度;最关注传染病、领土与大国关系;对中国的全球影响⼒高度自信;希望中国采取更加积极进取的外交姿态;最关注美国的影响,对俄罗斯好感度最高。
基于在民调中的发现,CISS进一步总结概括的核心信息包括:中国民众对当前国际安全状况以及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的看法都颇为乐观;对全球化高度支持;主张中国外交姿态应当积极进取。同时,随著年龄和学历层次上升,受访者的态度变得更为谨慎或复杂。
呈现中国人“无滤镜的样子”
“中国对外传播的关键,是让世界准确地认识中国。”谈及展开此次民调的初衷,CISS主任达巍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过去长期以来,我们对外传播的中国声音,一方面量还不够;另一方面,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对外传播中往往都带著一层‘滤镜’,即中国的对外传播中可能不自觉地会带有‘美化’的滤镜,而西方在传播中国形象时则可能会带著扭曲或者误读的滤镜。”
他进一步指出,本次民调希望以较为科学、严谨的方式,既不去美化,更不刻意扭曲,试图准确呈现中国人原原本本的样子,或者说是“无滤镜的样子”。
基于此次民调结果,达巍分析认为,“民调呈现出的是一个乐观、自信、进取的中国人形象”。
他进一步阐释道,尽管置身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访的中国民众对世界还是充满乐观情绪,对全球化仍持正面看法,对中美关系的未来也没有那么悲观,这一结果值得认真思考。
应当如何理解民调结果展现出的“乐观性”?在达巍看来,中国民众有一种乐观的惯性,或者说是一种“乐观储蓄”,这是由于中国在过去的40年里享受了和平发展红利,因此中国民众对双边关系、世界安全、全球化发展仍较为乐观。
教育程度越高或年龄偏大较悲观
不过,达巍也提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民调数据。例如,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或者年龄偏大的人群,对国际安全形势的看法可能会越悲观。实际上,民众的收入水平、国际交往经验以及日常信息来源,也都是影响其“世界观”的重要变量。
“民调结果只是对民众意见的一种呈现。调研团队并不一定赞同这些意见,也不一定认为这些意见一定是符合国际安全现实的,或者一定有利于中国国家利益的。”达巍称:“民调的重要性在于让观察者、研究者和决策者知道,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民众的世界观、安全观。但是一个国家内外政策不能完全按照民意去制定,专业人员的观点至少与普通民众的意见同等重要,政策不能被民调牵著鼻子走。”
此次调查是CISS通过线上问卷方式,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对象为18岁以上中国公民,实际回收样本2661个。